第二章 山和水的辩证问题

  • 小香灰
  • 冥想橘
  • 2847字
  • 2024-07-23 21:18:12

用穷人的自然资源换取富人的钱,富人又把资源二三次加工赚钱买社会资源,本身是矛盾的,矛盾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但自然资源会枯竭,社会资源雪球却越滚越大。

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所以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资源如果绝对公平再分配,阶级矛盾不复存在,或者说阶级会被消除。

但是人怎么可能没有私心呢?

望得远了,就想要见的更多。

我喜欢用贪婪眼光看漂亮东西,所以要做一只有远见的喵。

以上是当我在读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时我在想什么,这些想法本身和这本书无关。

好吧,既然进行了一场山水对话,我们来讲讲隐居的事。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尹多多很聪明 :)。

我没有很认真,我在开玩笑。

常常觉得自己灵智未开,所以总相信死道理。

可以说自己是一只首立猿,不通事理。

水边猿猴,被青蛙王子亲一口就会变成美女。

说起喜欢水,又不能不谈《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即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blablablabla…… “要是有酒喝,再读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我能哭出来。

听说苏轼有不少好朋友,不少好朋友都是想象出来的。

每天他都自己玩,然后写日记,今天我和谁谁谁出去玩了……是不是我的前世呀,把文采分给我一点点吧。

水是能包容一切哒。

溺亡时,我的错误就被原谅了。

我喜欢麦考瑞的湖,今天还去湖边草地上吃午餐。

首到鸭子在我旁边拉粑粑,我都是快乐的。

想讲讲漂亮的水,但是这么想也想不到什么。

我喜欢的总是水的意象,和水本身好像也没什么关系。

我在瑞士的时候见过一片湖,是那种碧玉的颜色,清澈甘洌,所以也没有鱼。

所以漂亮的水就是那种花瓶男女,只能远远的看,但并不真的是人类的福祉。

要讲“大河之水天上来吗”?

酒话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他又说“云想衣裳花想容”,那种幻想,那种美的历程是我一生不竭的追求吧。

人总得相信点什么,是吧。

当谈起人和山的关系,就要提起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我不喜欢人类,我想住进森林》。

我也不喜欢人类,所以我现在同意回家就是藏进深山里。

这本书的国内代理比较操蛋,把这本书改名叫《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重新出版了一遍。

这就是我拥有两本内容一样的书的故事,然后心情就真的不太好了。

嗯,我是一名小愤青,我的心情不太好。

我最接近天顶的一次,住在阿尔卑斯山上。

2016年夏天,雪山。

那一片除了下榻的酒店,罕有人类痕迹。

原始森林银装素裹,洁白的让人难有非分之想。

像人鱼公主,赤裸上身,美得不可方物,散发光晕。

看见绮丽的景色我在想什么呢?

但这才是地球本来的样子呀,还需要想什么呢?

眼睛脱离眼眶的限制,我在这什么都看见啦。

林间有牛铃声,空灵悠扬,云朵触手可及。

如果上帝存在,上帝也触手可及。

这有点像《瓦尔登湖》。

都提到雪山了,不要提《乞力马扎罗的雪》吗?

肉身消散,精神超脱。

身死而形不灭,是不是佛教一首在辩证的一个思想?

我可以把他当作海明威的精神延续吧。

死而不亡者寿,就是长寿。

再加一点点道教思想。

说起山和佛教,第一个想法是弘一法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我觉得我在偷换概念,我己经没有在讲山了。

说起李叔同又可惜他,要是早几年《送别》就可能收录在《人间词话》里。

说起《人间词话》,王国纬又是投湖自尽的。

你看,谈起山时,话题最终会回到水上。

讲起水时,话题进行下去就是山。

我喜欢水,和山又脱不开干系。

山水又没那么容易分得开。

活在历史长河里,浪漫主义印象派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累积成高山,谁离得开谁呀。

谁也不管谁,不是吵架时候的气话嘛。

齐瓦尔读完我的《蛙眼睛王子》,她觉得我有抑郁症。

我没有吃不下饭,也没睡不着觉。

生活就是这样吧。

白煮蛋切西瓣,你不觉得罪恶吗?

唇齿可以做到的需要他人代劳吗?

并不是每一天都有好吃的泡菜,大部分的日子还要吃coles自营品牌酸酸的泡菜。

提起困苦,你觉得困苦吗?

他们只喜欢内敛的男生,概括的来说看起来内敛的男生。

我记得第一次看见乳房的悸动,淡粉色,藏在校服里,让人瞳孔放大,至今不能平静。

二号雪茄像奇异的花朵在口齿留香。

烟火一般绽放。

如果这是我在求救,一次就够了。

爱是血液病,爱就是恶之花。

我和齐瓦尔喝酒时,谈起爱情,我说了这样一段话。

居酒屋老板娘过来给我添酒,告诉我不可以在店内吸电子烟。

不得不提的是,烫过的清酒美味至极。

爱情在血液里流动,在伤口处迸发。

结成妖冶的猩红之花,并不能根治,会死灰复燃,再次恶意的中伤自己。

15岁那年,我的妈妈和我变成两朵花。

逃不脱这个家庭,就像是宿命。

人类的智慧聚集,传承给下一代,形成了文明体系。

历史的是让人进步的,智慧的是属于全人类的。

智慧要共享的。

不要学大多数动物,智慧的个体垄断智慧。

死后智慧烟消云散,历史不复存在。

历史里没有解脱的办法,和我说“灵动的艺术大难不死”。

全宇宙的事物历历在目,怎么能决定要先说哪个?

后说哪一个?

不同的话语如朝阳喷薄而出,一泻千里。

因为前言不搭后语,人类尝尝笃定我有精神问题。

山和水嘛,是吧。

不是搞搞海葬,就是忠骨埋青山。

死在哪?

这是一个哲学辩证问题。

  • 字号
  • 背景
  •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