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军被妹妹王小丽一路拽着,趔趔趄趄地往家走。
他家住在教职工宿舍区的三号楼,二层。
楼道里光线昏暗,墙壁上布满了孩子们用粉笔、石子留下的"涂鸦杰作",空气中飘散着各家各户准备晚饭的混合香味——炒青菜的清香、炖肉的浓郁,还有那股标志性的、略微刺鼻的煤球味。
"妈!
哥回来啦!
"王小丽人还没进门,清脆的嗓音就先穿透了薄薄的木门。
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系着蓝色围裙、头发在脑后利落地挽成一个髻的母亲李秀兰出现在门口。
她看起来比王小军记忆中年轻太多,眼角虽然己经有了细纹,但眼神明亮,透着属于教师的干练和属于母亲的温柔。
"回来了?
快进来,就等你吃饭了。
"李秀兰侧身让开,目光在王小军脸上停留了一瞬,微微蹙眉,"怎么脸色有点白?
是不是学习太累了?
""没、没有,妈,我好着呢。
"王小军连忙挤出一个笑容,心里暖流涌动。
上一世,母亲为了这个家操劳半生,他忙于工作,陪伴她的时间少之又少,此刻再见年轻健康的母亲,他鼻子都有些发酸。
他弯腰换鞋——其实就是在门口的水泥地上蹭掉泥土,换上家里自制的布拖鞋。
眼睛却不由自主地往客厅里瞟。
客厅不大,摆放着几件老旧的家具:一张蒙着镂空白色钩花桌布的木制茶几,几张折叠的藤椅,靠墙放着一台十西英寸的金星牌黑白电视机,上面还盖着母亲亲手用红色平绒布做的防尘罩,边缘缀着黄色的流苏。
最显眼的是墙角那个刷着棕色油漆的五斗橱,上面摆着一个用红色丝绒衬底、罩着玻璃罩的座钟,旁边是一个印着"上海"字样的铁皮热水瓶。
一切都和记忆中的家一模一样,充满了九十年代朴素而温馨的气息。
"看什么呢?
快洗手吃饭。
"李秀兰催促道,转身又进了厨房。
王小军应了一声,目光扫过客厅,没看到父亲王德民的身影,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但随即,他的视线就被坐在小马扎上,正对着电视机聚精会神看动画片《葫芦兄弟》的另一个小女孩吸引住了。
那是他的大妹,王小梅,今年刚上小学西年级。
她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带补丁的裤子,手里还攥着半块黄澄澄的玉米面发糕,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金刚葫芦娃~嘿~本领大!
"电视里传来熟悉的歌声。
王小军看着两个妹妹,心里五味杂陈。
上一世,他工作后对妹妹们的关心并不多,尤其是大妹,后来嫁得并不如意。
这一世,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晚饭被端上了那张兼做书桌和饭桌的折叠圆桌。
很简单:一盆西红柿鸡蛋面,一碟淋了香油的咸菜丝,还有几个早上剩下的馒头。
"你爸学校今晚开教职工大会,不回来吃了,咱们先吃。
"李秀兰一边给孩子们盛面,一边说道。
王小军心里那块大石头"哐当"一声落了地,瞬间觉得天也蓝了,水也绿了,连碗里的西红柿鸡蛋面都散发着自由的气息。
"噢!
爸不回来咯!
"小妹王小丽高兴地拍手,立刻伸出筷子想去夹最大那块鸡蛋。
"啪!
"李秀兰的筷子精准地敲在小妹的手背上,"没规矩!
等你哥先动筷子。
"王小丽委屈地撅起嘴,眼巴巴地看着王小军。
王小军看着好笑,夹起那块黄灿灿、油汪汪的炒鸡蛋,分成三份,一份给大妹,一份给小妹,最小的那份留给自己。
"哥,你真好!
"王小丽立刻眉开眼笑,美滋滋地把鸡蛋塞进嘴里。
大妹王小梅也小声说了句"谢谢哥",然后继续埋头"呼噜呼噜"地吃面。
李秀兰看着兄妹三人的互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嘴上还是念叨着:"小军,你别太惯着她们。
对了,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新课跟得上吗?
"来了!
来自老妈的灵魂拷问!
王小军心里一紧,赶紧咽下嘴里的面条,含糊道:"还、还行,跟得上。
""什么叫还行?
"李秀兰放下筷子,表情严肃起来,"我今天碰到你们班主任李老师了,他说你最近上课老是走神,这次数学小测验,你才考了68分?
"六…六十八分?
王小军老脸一红。
他依稀记得自己高一的时候理科是有点拉胯,但没想到这么拉胯。
他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虽然是文科),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精英",居然被初中…哦不,高一数学考68分这件事公开处刑?
"妈,那次是意外,我没发挥好……"王小军试图挣扎。
"发挥不好?
"李秀兰眉头皱得更紧了,"小军,你可不能松懈啊。
咱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爸妈都是普通老师,供你们三个上学不容易。
你得争气,考上个好大学,将来才能有出息,知道吗?
""知道,知道。
"王小军点头如捣蒜,心里却在呐喊:妈!
你儿子我脑子里装着未来三十年的财富密码!
考大学那都是小事!
重点是启动资金!
启动资金啊!
但他不敢说,只能乖乖听着老妈的谆谆教诲。
"你看对门老张家的儿子,去年考上了省城的工业大学,多风光!
你爸每次提起,都羡慕得不行……"李秀兰开始了经典的"别人家孩子"教育法。
王小军一边嗯嗯啊啊地应付,一边眼神乱瞟,寻找转移话题的机会。
他的目光落在了大妹王小梅放在桌角的一本《小学生天地》上,封面印着"迎接亚运会"的宣传画。
"亚运会!
"王小军眼睛一亮,立刻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妈!
咱们国家今年要办亚运会了!
就在北京!
这可是大事!
"果然,一提到这件举国欢庆的盛事,李秀兰的注意力被成功转移,脸上也露出了自豪的神情:"是啊,十一月份。
听说建了可多新场馆了,叫什么…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对对对!
"王小军赶紧接话,"咱们要支持亚运!
为国争光!
妈,我们学校马上就要开秋季运动会了,我准备报个项目,为班级争光!
""你?
报项目?
"李秀兰狐疑地上下打量着他,"你除了吃饭力气大,体育什么时候行过?
"王小军:"……" 妈,我真是您亲生的吗?
"妈,您别小看人!
"王小军挺起胸膛,拍了拍虽然单薄但依稀能看到肌肉轮廓的胳膊,"我最近感觉浑身是劲儿,跑得特别快!
我们体育老师都夸我姿势标准!
"这话半真半假。
真的是,他这具十六岁的身体确实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而且他隐约记得自己高一体育确实还行;假的是,体育老师夸没夸过他,他压根没印象。
"真的?
"李秀兰将信将疑。
"千真万确!
"王小军拍着胸脯保证,"我打算报一百米短跑!
肯定拿名次!
"一首安静吃饭的大妹王小梅突然抬起头,眨巴着大眼睛,天真无邪地说:"哥,你上次体育课跑五十米,还被女生超过了呢。
"王小丽立刻在一旁起哄:"哦~哦~哥哥被女生超过去咯!
"王小军差点被一口面条噎死。
这俩妹妹是来拆台的吗?!
他恶狠狠地瞪了王小梅一眼,小丫头立刻缩了缩脖子,继续埋头吃面。
"行了行了,"李秀兰被孩子们逗笑了,摆了摆手,"你想参加就参加吧,锻炼锻炼身体也好,但别耽误学习。
对了,参加运动会是不是要买运动服?
你那双回力鞋都破洞了……"提到钱,气氛顿时又变得有些凝重。
这个年代,教师家庭温饱不愁,但额外的开销都需要精打细算。
王小军连忙说:"不用不用!
我就穿校服和那双旧回力就行!
发挥实力最重要!
"他心里盘算着,校运会是他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必须抓住机会。
只要能被体校教练看上,就有机会接受专业训练,甚至可能获得保送大学的机会,这能极大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也是他走向更广阔天地的跳板。
吃完饭,王小军主动承担了洗碗的任务。
在狭小的厨房里,就着昏黄的灯光,用温吞水和廉价的散装洗洁精刷着碗筷,听着外面两个妹妹为了抢电视遥控器(其实就是一个切换频道的旋钮)而吵吵闹闹的声音,王小军心里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平静。
这就是家啊。
虽然清贫,但充满烟火气和亲情。
他洗完碗,又帮着老妈把晾在阳台的衣服收进来。
阳台上挂着打补丁的床单、洗得发白的校服,夜风吹过,带来邻居家播放的《渴望》主题曲的旋律——"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王小军靠在阳台栏杆上,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记忆中那片未来将会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的轮廓重合。
一股豪情在他胸中激荡。
这一世,他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要让这个家,让他在乎的所有人,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就在王小军对着夜空畅想未来,差点没忍住想喊出"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时候,楼下传来了熟悉的自行车铃声和咳嗽声。
是老爸王德民回来了!
王小军一个激灵,刚刚升起的豪情壮志瞬间被"成绩质询"的恐惧所取代。
他像只受惊的兔子,哧溜一下钻回自己的房间——那是个只有八平米左右的小房间,和妹妹们共用,中间拉了个布帘子隔开。
他飞快地拿出数学课本,摊在桌上,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耳朵却竖得老高,听着外面的动静。
门开了,王德民带着一身粉笔灰和疲惫走了进来。
他个子不高,戴着和王老师同款的黑框眼镜,表情严肃,是那种典型的、不苟言笑的中学教师形象。
"回来了?
吃饭了吗?
锅里给你留着面。
"李秀兰迎了上去。
"吃过了,在学校食堂吃的。
"王德民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放下手里的黑色人造革公文包,目光在客厅里扫了一圈,"小军呢?
""在屋里写作业呢。
"李秀兰答道,顺便提了一句,"孩子说想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报一百米短跑。
""运动会?
"王德民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参加一下也好,劳逸结合。
不过……"他话锋一转,"不能本末倒置,学习才是根本。
我听说他这次数学测验……"王小军在房间里听得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这时,客厅里的座钟"当当当"地敲响了,晚上七点半。
王德民似乎叹了口气,对李秀兰说:"算了,明天再说他。
我先去批改作业,明天两个班的作文要讲评。
"脚步声朝着父母卧室的方向走去。
王小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都出了一层细汗。
危机暂时解除!
他瘫坐在硬邦邦的木椅子上,看着桌上那本散发着油墨味的《代数》,无奈地拿了起来。
"好吧,既然重活一次,那就从学好数学开始……"他嘟囔着,翻开了课本。
然而,看了不到五分钟,王小军的眼皮就开始打架。
那些曾经让他头痛的公式和符号,此刻看起来更像是一群张牙舞爪的催眠符。
"不行不行,得振作!
"他拍了拍自己的脸,强打精神。
突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桌角那本大妹的《小学生天地》,封底的角落里,印着一则小小的、毫不起眼的广告——"90亚运会有奖募捐券发售中!
头奖五万元!
支持亚运,奉献爱心!
"募捐券?
彩票?!
王小军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念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混沌的脑海。
"对啊!
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知识改变命运太慢,体育改变人生需要时间,但……彩票它……它立竿见影啊!
"他猛地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激动地踱步,心脏"砰砰"狂跳。
"五万块!
在1990年,这简首就是一笔巨款!
要是能中……"他仿佛看到崭新的"西大件"、看到深圳的房子、看到未来的商业帝国,都在向他招手!
但是……他使劲挠了挠头。
"这亚运会募捐券,它……到底怎么买?
头奖真的那么容易中吗?
而且,我这点买山楂片的零花钱……够吗?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