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悦小说 女频言情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李卫民白云结局+番外小说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李卫民白云结局+番外小说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推拿医生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卫民白云的女频言情小说《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李卫民白云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推拿医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年头,普通人一般都营养不良,身体对蛋白质地渴望,很多后世人几乎无法想象。炒熟的金蝉,外焦里嫩,只要剥掉外壳,里面就是一疙瘩白肉,既营养,口感又好,吃起来那叫一个过瘾!李家人个个吃得眉开眼笑,哪怕每人只有五个金蝉,大家还是满足不已。直到开始喝野菜地瓜粥,李家人才有工夫说起今天的八卦。缺乏文化娱乐活动的时代,聊的也就是张家长李家短,要是谁家娶了新媳妇,大家能整整谈论一年!最近两天,白云被自己老娘捉奸在床的八卦,成了向阳大队一等一的娱乐头条,几乎占据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作为白家的邻居,李家人自然也不例外。“听说吴大山昨天夜里和吴彪打起来了,闹着要分家!”“对,我听妇女队长说,吴大山怀疑自己媳妇和吴彪有一腿!”“是啊,我还听说白寡妇一...

章节试读

这年头,普通人一般都营养不良,身体对蛋白质地渴望,很多后世人几乎无法想象。
炒熟的金蝉,外焦里嫩,只要剥掉外壳,里面就是一疙瘩白肉,既营养,口感又好,吃起来那叫一个过瘾!
李家人个个吃得眉开眼笑,哪怕每人只有五个金蝉,大家还是满足不已。
直到开始喝野菜地瓜粥,李家人才有工夫说起今天的八卦。
缺乏文化娱乐活动的时代,聊的也就是张家长李家短,要是谁家娶了新媳妇,大家能整整谈论一年!
最近两天,白云被自己老娘捉奸在床的八卦,成了向阳大队一等一的娱乐头条,几乎占据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作为白家的邻居,李家人自然也不例外。
“听说吴大山昨天夜里和吴彪打起来了,闹着要分家!”
“对,我听妇女队长说,吴大山怀疑自己媳妇和吴彪有一腿!”
“是啊,我还听说白寡妇一大早就去找吴彪,说她闺女嫁过去可以,不过要分家,再给吴小山盖一座院子,和吴彪分开住!”
“......”
李卫民摸了摸下巴,没想到昨天晚上的余波这么厉害,吴家这是要分崩离析啊!
“娘,吴彪出了那么大的丑闻......咳咳,干了那么大的丑事,还有脸干他的大队长吗?”
杨翠花白了李卫民一眼:“小孩子家家,打听那么多干什么,吴彪不当大队长,让谁当,洪家人,还是白家人?”
“嘿嘿......”
李卫民挠挠头,不说话了。
在农村,干部并不是谁都能当的。
没有一定的势力,就是当上村干部,也是一个空架子,说话根本就没人听。
洪家,吴家,是向阳大队人丁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家人,其次就是白家。
再往下,才是李家、王家之类。
不过,向阳大队是杂姓村,吴家和洪家的势力,并没有那些同宗同族的单姓村那么大,而且相去甚远。
即使这样,也有不少仗势欺人的事情发生。
尤其是公社解散之后,没了约束,老百姓的地位越来越低,一些村霸也越来越肆无忌惮。
上辈子,李卫民的两个哥哥遇到了矿难,李家人丁凋零,被吴家欺负得不轻。
固然跟李卫民外出做生意,白云吃里扒外有关系,但吴家人不是什么好鸟也是真的!
村民并不傻,吴彪哪怕犯了作风问题,也没人提议撤他的职。
总不能让洪家一家独大吧?
洪家出了个支书,白家出了个会计,大队长就该让吴家人干,这样才能互相制衡。
吴彪拢共四兄弟,不让他干,难道让他三个混蛋兄弟当大队长,那几个货比吴彪更不靠谱!
李卫民眼睛闪了闪。
自己有重生的优势,再过几年,等两个哥哥年纪稍微大一些,能镇住场子的时候,要不要推他们上位?
是让家人留在村里种田,还是带着家人全都进城?
算了,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过几年再说吧!
李卫民摇摇头,把乱七八糟的思绪抛到脑后:
“小梅,小兰,你们俩下午别出工了,跟我上山挖野菜!”
“啊?”
两个丫头面面相觑,小叔什么时候挖过野菜,是不是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见两个妹妹发呆,大侄子李文狠狠瞪了她们一眼:“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小叔肯定是带你们去挖爬蚱!”
二侄子李武也如梦方醒:“大哥,还是你聪明!小叔,我不上学了,也跟你去挖爬蚱好不好?”
李卫民:“......”
挖爬蚱是不可能挖爬蚱的,那是昨天晚上时间有限才干的,今天李卫民有更好的计划。
至于两个侄子想趁机逃学,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两个姪女上学的事情,李卫民决定等过了暑假再说。
距离放假顶多还有一个半月,而且中间还有一个麦假——收麦子的时候,学生会放假。
现在插班,两个丫头估计什么也学不会,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以后的学习不利。
吃完饭,略作休息,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李卫民把两个姪女指使得团团转。
背篓,柴刀,麻袋,绳子......
除了李卫民扛了一把铁锹,没有带任何挖土的工具。
跟在李卫民屁股后头,两个丫头小嘴撅得能拴驴。
小叔没让自己带挖土工具,肯定不是挖爬蚱。
不挖爬蚱,肯定就是摘野菜。
野菜自己经常摘,既不好吃,也不好玩!
向阳大队是一个小山村,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南有一条小河。
田地基本都在小河两岸,只有一少部分在村庄和周围的大山之间。
李卫民带着两个姪女,去的方向是后山,也就是北山。
出乎李梅和李兰的意料,进山之后,小叔并没有带着她们摘野菜,而是到处溜达。
“小叔,那片树林里有蘑菇,我上次跟奶奶一起采过,咱们去瞧瞧吧?”
听姐姐说要采蘑菇,李兰高兴地拍起了小手:“采蘑菇好,我喜欢采蘑菇,不喜欢采野菜!”
李卫民摆摆手:“不用,咱们不是来摘蘑菇的!”
“哦......”
李兰的小脸上写满了失望。
李梅也明白了,肯定是小叔不知道蘑菇比野菜好,所以才会这么说。
“小叔,蘑菇比野菜好吃,拿到供销社还能换钱,咱们还是去看看吧?”
李卫民一脑门子黑线:“小梅,你是不是把我当傻瓜了,觉得我什么都不懂?”
李梅偷偷翻了个白眼,嘴上不敢说,心里早就在疯狂点头。
有一次下过雨,小叔一高兴,非跟着大家进山采蘑菇。
蘑菇采了一堆,谁知都是毒蘑菇。
回去之后,差点儿没被村里人笑死!
“小叔,别害怕,我知道什么蘑菇有毒,这次绝对不会采错,更不会让大家笑你!”
李卫民:“......”
“丫头片子,竟敢小瞧你小叔,跟我来,今天要是不让你们知道知道小叔的厉害,我就不是你们小叔!”
李兰眨了眨清澈的大眼睛:“小叔,你不是我们小叔,是谁的小叔?”
李卫民:“......”

李卫民改变主意了,本来想给两个丫头弄点儿甜食,现在看她们对鸡蛋面如此向往,准备满足她们的心愿。
“好,咱们现在就去找鸡蛋,晚上就给你们做鸡蛋面!”
两个小丫头高兴地直蹦:“太好啦,我们也要像毛爷爷一样,吃鸡蛋面啦!”
李卫民:“......”
徒手抓野鸡有难度,想要找几个野鸡蛋还是比较容易的。
李卫民用眼睛一扫,很快就锁定了目标。
一个高坡上,李梅和李兰看着灌木丛里简陋的野鸡窝,确切地说是看着野鸡窝里的几枚野鸡蛋,口水差一点儿流出来。
“小叔,你真厉害!”
这次进山,两个丫头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同样的话。
没有上过学,不会什么精妙的语言,这就是对她们小叔发自肺腑地称赞!
李卫民哈哈一笑:“赶快行动,咱们还要去下一家拜访!”
两个姪女一听还有,立马拨开灌木,把几枚野鸡蛋捡了起来。
就这样,李卫民带着两个姪女,一共找到三窝野鸡蛋,拢共十五六枚!
看了看天色,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两个丫头年纪小,时间长了顶不住。
“走,打道回府!”
李梅眼睛一亮:“小叔,你说打倒谁?”
李卫民:“......”
“谁也不打倒,咱们回家!”
“哦......”
一听要回家,两个姪女立马又蔫了。
可惜,这次她们小叔好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用野菜把背篓里的野鸡蛋一盖,大步流星向山下走去!
......
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巧,李卫民回村,正好遇到一帮下工回家的村民。
看见很少干活的李老三,背着背篓从山上下来,立刻就有几个村民笑了起来:
“卫民,是不是又上山采毒蘑菇了啊?”
“哈哈,卫民过来,让婶子瞧瞧,今天采了多少毒蘑菇!”
“小梅,小兰,你们两个丫头胆子真大,敢跟着你们小叔进山,也不怕他把你们卖了,哈哈!”
“......”
李卫民挠挠头,自己的形象有这么不堪吗!
李卫民两世为人,涵养不错,被人取笑可以暂时不生气,但他的两个姪女不行。
这两天,小叔带来的都是震撼,在两个小丫头的心目中,早就把过去那个好吃懒做的坏小叔给忘了,代之的是一个能挖爬蚱,能逮兔子,无所不能,非常厉害的小叔!
小孩子对大人的崇拜,来得就是这么简单。
小小年纪,她们可分不清什么是玩笑,什么是嘲笑。
见大家嘲笑自己崇拜的小叔,两个小丫头立马就不乐意了:
“哼,我小叔可厉害了,一个毒蘑菇也没采!”
“哼,我小叔连兔子都能逮,比你们厉害得多!”
“哼,我小叔还能找野鸡蛋!”
“对对对,我小叔连毛爷爷吃的鸡蛋面都会做!”
“......”
一众村民面面相觑,谁也不相信。
可是,看两个小丫头的样子,又似乎不像是撒谎。
唰唰唰......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了李卫民背的麻袋上。
“卫民,你真逮到兔子了?”
“卫民,麻袋里是什么好东西?”
“......”
李卫民压根就没有叮嘱两个姪女要保密,因为根本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也保不了密!
越缺什么,对什么的味道就越敏感。
向阳村就这么大,家里煮肉,小半个村子的人都能闻见,根本就瞒不住!
何况,李卫民压根就没打算隐瞒。
虽然低调是王道,但也不能过分低调,适当地展示一下自己的本事,才能让某些宵小之辈对你敬而远之。
农村人,朴实的固然很多,品质恶劣的也不少,如果太过低调,就会有某些欺软怕硬的家伙,总想从你身上占点儿便宜!
李卫民活了两辈子,这种道理怎么可能不明白,他就是要改变村民对自己的固有印象,让别人知道,李家三兄弟不是好惹的,想打自家的主意,仔细掂量掂量再说!
有本事的人不单是武力强,能让家人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就像那些小混混,一般不会欺负学霸一样。
学霸不见得打架就厉害,学习好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本事。
像李卫民以前那样,好吃懒做,身为一个农民,却基本不会干农活,谁会把他放在眼里?
没人看得起,就算挨了欺负,吃了大亏,村干部也会偏向对方,让你干生气没辙!
李卫民就是要适当地展现能力,让家人在过上好日子的同时,不会被那些图谋不轨的家伙惦记!
于是,李卫民大大方方地打开麻袋,让大家看个清楚:
“哈哈,今天运气好,掏了个兔子窝,晚上大家去家喝酒啊?”
“啧啧......”
看到几只肥硕的兔子,一众村民那叫一个羡慕:
“哈哈,卫民你真厉害,我经常进山,连一次兔子窝也没找到过!”
“上次我好容易发现一个兔子窝,谁知没把洞口找全,刚挖了不一会儿,兔子就从另外的洞口跑掉了!”
“卫民,我能用粮食换你的兔子吗?”
“......”
大家感兴趣的是李卫民的兔子,至于他说的去家里喝酒,没人当真。
这年头大家普遍缺吃的,谁好意思两个膀子扛个脑袋,空着手跑到别人家里吃喝。
当然,真要是想吃李卫民的兔肉,也不是不能去。
既然李卫民主动邀请在先,只要舍得买一瓶酒,或者带价值差不多的下酒菜,就可以去了。
可惜,就算再馋,不年不节的,也不舍得买酒喝啊!
见大家都夸奖自己小叔,李梅和李兰那叫一个与有荣焉,小胸脯高高挺着,看得李卫民直想乐!
没办法,好容易重生一回,看到家人开心,李卫民也止不住地开心。
在一众村民羡慕嫉妒的议论声中,李卫民走进了家门。
也不知道是谁嘴快,李家人已经听说了。
刚进门,背上的麻袋就被大嫂接了过去。
二嫂拿走了李卫民肩上的铁锹。
两个侄子上蹿下跳,围着装兔子的麻袋连蹦带跳:
“兔子,我要看兔子!”
“兔子有什么好看的,我要吃兔子!”
“兔子,你再进山逮小叔,带上我好不好?”
李卫民:“......”

李卫民好是一番解释,才让家人相信他真的没事。
于是,众人的话题这才说起今天村里的最大新闻。
这年头,女人坏了名声,几乎寸步难行,被唾沫星子淹死的说法,可不是开玩笑的。
白云和吴小山被人光着屁股按在床上,等于是彻底毁了名节,要么一口咬定是被吴小山强暴,要么承认和吴小山你情我愿,嫁给他当媳妇,否则下半辈子都抬不起头,正常人家不可能娶一个坏了名声的女人过门。
白会计虽然和吴队长不对付,但也都是斗而不破,如果真把吴小山送进去,以后两家就真成世仇了。
同为生产队的干部,会计尽管赶不上队长,但乡下的事情,并不能单纯用职务来衡量。
白家人口不少,如果总是捣乱,吴彪这个队长的工作可就不好干了。
因此,吴家和白家,几乎势均力敌,并不存在东风压倒西风的情况。
何况,传说白寡妇和吴彪还有一腿。
也不知道是出于政治考虑,还是私人关系,总之,双方最后达成了共识,吴小山和媳妇离婚,然后用两百块的彩礼,娶白云过门!
李卫民听得眼睛珠子都快飞出来了。
这也行?
吴小山的媳妇能同意吗?
如果李卫民没有记错的话,那娘们可不是一般人,开放之后,跟着一个卖耗子药的跑了,后来竟然成了富婆!
如果现在离婚回了娘家,以后还能遇到那个卖耗子药的吗?
乖乖,以吴彪父子的精明程度,和同样精明的白寡妇母女相亲相杀,以后有热闹可看了啊!
另外,吴白两家联合,打破了村里的势力平衡,洪书记能愿意?
算了,这些都不是自己一个小小的社员该操心的,怎样改变家人的生活条件,才是目前自己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你们几个赶紧吃,吃完带你们去找好吃的!”
“小叔,什么好吃的啊?”
“小叔,我也能去吗?”
“小叔,我也想去?”
“......”
李卫民乐了,这一招果然好使,一说有好吃的,几个侄子姪女立马就不害怕自己了。
这年头的小孩子,几乎就没有不缺嘴的,很多连黑窝头都吃不饱。
只要有好吃的,什么都不怕,哪怕现在就被小叔打一顿也没关系!
李卫民微微一笑,给了侄子姪女一个高深莫测的眼神,什么都没说。
见小叔如此神秘,几个侄子姪女哪里还能坐得住,三下五除二,扒拉完可怜巴巴的那点儿晚饭,随便一抹嘴,就眼巴巴看着李卫民。
得!
侄子姪女的眼神,让李卫民想起了等着投喂的小狗,手里的花卷顿时就吃不下了,一掰两半,往李父李母手里一塞,一口气喝光红薯糊糊,不等两口子说什么,扛着铁锹就走了出去。
“都拿上挖土的工具,跟我来!”
“哦哦......”
几个侄子姪女如梦方醒,拿镐头的拿镐头,拿锄头的拿锄头,就连最小的李兰,也拿了一把小铲子,屁颠屁颠地跟着往外跑!
向阳大队的保管员比较懒,懒得每天都收发农具,干脆就让大家把农具带回家,第二天直接就可以带着上工,不用每天都收发一回。
见李卫民带着侄子姪女,扛着农具往村外走,很多村民都好奇地和他开玩笑:
“卫民,天马上就要黑了,你们这是下地干活啊?”
“卫民,晚上干活,可没人给你们计工分啊!”
“卫民,看来是大家都误会你了,你不是不下地,是白天不下地,专门晚上干活,觉悟真高,原来是不想占公家的便宜,不要工分啊!”
李卫民:“......”
向阳大队的庄稼是一年两熟。
刚过立夏不久,距离冬小麦成熟还有大半个月,很多村民家里已经断粮,只能靠野菜充饥,李卫民他们扛着农具,一看就知道是去挖野菜的,就连几个侄子姪女也是这么想的。
刚才听到有好吃的时,那股子惊喜劲儿,早就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对于很多后世人来说,野菜是妥妥的好东西,低脂,低糖,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可是,对这年头的人来说,野菜和美味根本就不沾边,吃糠咽菜,说的就是野菜。
没有油,没有碳水,吃下去不但不扛饿,还可能因为粗纤维,刮掉肠胃里本来就不多的油水,只能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心里叫苦,几个侄子姪女却没有一个敢说什么。
开玩笑,敢和小叔理论,除非是皮痒了!
小叔难得干一次活,好容易来了兴致,帮家人挖野菜,要是被自己搅和黄了,回去还不得被爹娘打死啊!
得益于这年头良好的自然环境,很快,李卫民就带着侄子姪女来到了村南河边的柳树林。
“小......小叔,这里离村子不远,经常有人采野菜,咱们挖不着啊?”
大侄子叫李文,是李卫民大哥的长子,快十二了,多少敢和李卫民这个小叔说几句话。
李卫民哈哈一笑:“谁说我带你们是来挖野菜的?”
二侄子叫李武,是李卫民二哥的儿子,刚满十岁,和比较内向的李文不一样,这小子比较彪:
“小叔,不挖野菜,你让我们拿农具干什么?”
李卫民也想和侄子姪女们改善一下关系,让他们不再害怕自己,就想逗逗他们:
“你们四个猜一猜,谁能猜得准,好吃的加倍!”
“啊?”
几个侄子姪女目瞪口呆,不但没有开动脑筋,反而还全都宕机了。
什么时候小叔说话这么客气过,难不成是想捉弄自己?
一看几个侄子姪女的表情,李卫民就彻底泄了气:
“算了算了,你们也别猜了,来,按照我做的记号,往下挖!”
说完,李卫民就在树林里转悠起来,手里的铁锹东挖一下,西挖一下......
几个侄子姪女面面相觑,不知道小叔想要干什么。
不过,只是稍微一愣之后,他们就分头行动起来,谁也不敢捋小叔的虎须!
不知道目的,不知道原因,几个侄子姪女挖得那叫一个难受。
见几个小家伙一脸苦相,李卫民心里好笑。
先憋着吧,待会儿有你们乐的时候!
见小叔没有注意自己,李文和李武挖得越来越漫不经心,开始磨起了洋工。
和李文李武两个臭小子相比,两个姪女要认真得多。
突然,九岁的大姪女李梅一声惊呼:“啊,小叔,我挖到了!”

一只比拇指略粗,六条腿,长着黄褐色硬壳的虫子,被李梅从土里刨了出来。
“啊,爬蚱!”
“小叔,你带我们是来挖爬蚱的啊?”
“小叔,我这里也有爬蚱吗?”
“......”
爬蚱,又叫金蝉、爬叉、罗锅、知了龟、知了猴、知了狗,其实就是知了的若虫,也就是还没有脱壳的蝉。
现在刚到五月中旬,还不是金蝉大量羽化的季节,想要找到主动从地下钻出来的金蝉,概率并不大。
可是,自己小叔却能准确找到它们的藏身之处,李卫民几个侄子姪女激动得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挖金蝉,对于这年头的农村孩子来说,可不仅是游戏那么简单,壳里的那一疙瘩白肉,才是他们最向往的美味!
向阳大队有些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一年到头也不见得能吃一回正儿八经的肉,尚未脱壳的金蝉,树上的知了,河里的小鱼小虾,都是他们为数不多解馋的东西。
看到李梅的收获,正在磨洋工的李文李武,立马就加快了挖掘的速度。
片刻后,两个小子也一前一后惊呼起来:
“挖到了!”
“小叔,我也挖到了!”
见哥哥姐姐都挖到了金蝉,年纪最小的李兰都快急哭了:
小脑袋扭来扭去,一边挖,一边看几个哥哥姐姐,考虑要不要和他们换换位置。
李卫民给李兰找的金蝉,距离地表最近,小丫头年纪小,力气也小,深了她也挖不动。
于是,又挖了一会儿之后,李兰也惊喜地欢呼起来:
“哇,小叔,我也挖到啦!”
正常情况下,金蝉生活的位置距离地表没有这么浅,只是现在时节到了,很多金蝉都移动到了距离地表比较近的地方,准备过几天就钻出来羽化。
何况,李卫民可以看到地下,标志的位置,也都是距离地表比较近的金蝉。
一直挖到天黑,挖出来的金蝉足足有两百多个!
李武把他的破背心贡献了出来,兜着金蝉,嘎嘎直乐!
李卫民摆摆手:“好了,你们先回去吧,我再挖一会儿!”
天色彻底黑下来之后,几个侄子姪女就挖不成了。
至于用手电,或者点蜡烛?
还是算了吧,李家根本就没有手电,连蜡烛都没有一根,只有一盏煤油灯,轻易还不舍得用。
“啊,小叔,这么黑,你怎么挖啊?”
天上有月亮,却照不进茂密的树林。
“小叔,你别挖了,万一被蛇咬了怎么办?”
“是啊小叔,就算没有遇到蛇,被蝎子蛰一下也受不了啊!”
“小叔,咱不挖了,跟兰兰回去好不好?”
李卫民很欣慰,几个侄子姪女害怕自己不假,却也是真心疼自己。
“没关系,你们都回去吧,回去赶紧用盐水把爬蚱泡起来,吐吐肚里的脏东西,知道吗?”
“哦,知道了......”
“小叔,你可要小心啊,不然爷爷奶奶肯定要打我们的!”
“小叔,你被蝎子蛰了不要紧,可千万不能害兰兰挨打......呜......”
小家伙一句话没说完,嘴就被几个哥哥姐姐捂了起来。
李卫民一脑门子黑线,这哪是心疼自己,是害怕他们自己挨打有没有!
“走,赶紧走,谁不走,小心我揍他!”
几个小家伙不敢违逆李卫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李卫民抡着膀子挖了起来......
别人天黑看不见,李卫民却丝毫不受影响。
自己夜晚的能见度,比一般人白天看得还远,到哪儿说理去!
冷不丁获得这么大一个金手指,谁不兴奋谁孙子!
何况,人生还能重来,是比任何金手指都牛逼的金手指,李卫民现在体内就像是有火在燃烧一样,在家里根本就呆不住,必须好好发泄一番!
可是,发泄了不到十分钟,李卫民就蔫儿了。
虽然重生给他带来了年轻的身体,旺盛的精力,但挖土这种活,他已经太久没干......
哦,是压根就没怎么干过。
上辈子娇生惯养,连田都很少下,就算出工,也是拔草捡麦穗之类的轻活,根本就没锄过地,挖过土!
空有一身力气,不会用也是白搭!
算了,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时间,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明天再来吧!
对,不是我偷懒,是担心爹娘担心!
想到这里,李卫民扛着铁锹就走......
妈了个巴子的,天这么黑,小风再一吹,树叶哗哗响,后脖梗总觉得凉飕飕的,此地不能久留,风紧,扯乎!
这年头的荒郊野外,和后世的灯火辉煌完全就是两种状态,谁体验过谁知道,那是真特么吓人有没有!
......
嗯?
走着走着,李卫民的脚步不由自主就慢了下来。
不对劲?
很不对劲!
不远处的一片枣树林里,是什么鬼?
向阳大队周围的生态环境不错,还没有遭到破坏,村外的树木很多,小树林,大水坑,比比皆是。
但是,越是原生态,就越容易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李卫民从小就是听着那些吓人的故事长大的,什么一只绣花鞋,两盏红灯笼......
一群孩子被放羊老头吓得哇哇叫,却不舍得离开,越害怕越想听!
如果不是两世为人,听到枣树林里有类似女人的声音,恐怕李卫民早就撒丫子跑路了!
马德,老子连自己的尸体都见过,怕个毛!
强稳心神,定眼一看......
靠!
李卫民吓了一跳,下意识闭上了眼睛。
什么鬼?
正常情况下,李卫民并不是一直都在使用金手指。
用眼过度,眼睛就会变得又酸又涩,相当得不舒服。
稳了稳心神,李卫民又一次动用了超能力,不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心里实在不踏实。
隔着几棵枣树,李卫民再次看到了两个人形生物......
嗯?
其中的一个人形生物好像是雄性,如果没有看错的话,八成就是向阳大队的生产队长吴彪!
不用问,另一个肯定就是传说中和吴彪有一腿的白寡妇。
还真别说......
靠!
竟然不是白寡妇?

见一家子人热火朝天地讨论兔子红烧还是清炖,李母杨翠花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吃吃吃,就知道吃,老大,把兔子都关起来,赶集的时候卖了换钱!”
“啊,奶奶,卖两只好不好,咱自己吃一只?”
“吃什么吃,有野鸡蛋还不够,吃什么兔子!”
“哦......”
几个侄子姪女瞬间就蔫了。
李卫民的几个哥嫂也直吧嗒嘴。
太缺肉了,馋啊!
要说还是大孙子李文聪明:
“奶奶,咱们不卖兔子,把它们养起来好不好?大兔子生小兔子,小兔子长大又生小兔子,以后咱们就有很多很多兔子吃......咳咳,卖啦!”
杨翠花哼了一声:“说得容易,哪来那么多粮食喂它们,你天天放学拔兔草吗?”
李武眼睛一亮:“奶奶,你让我吃一只兔子,我就天天拔兔子草!”
最小的李兰也不甘落后:“奶奶,我不要一只,只要能吃一条兔子腿,以后我拔草,好不好?”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公社时期不允许个人养殖。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最起码不够全面。
刚成立公社的时候,搞大食堂,社员同吃同劳动,自然对家庭养殖管理得比较严格。
别人都把鸡鸭贡献给大食堂了,你自己养着吃独食,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吧?
大食堂停办之后,政策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国家不但允许个人养殖家禽,而且鼓励多养,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
尤其是养猪,很多地方不但用麦麸之类作为补助,而且还多算工分。
甚至公家还提供小猪崽,只要长大之后卖给公家就行。
这些都有当时的报纸可查,千万不要听某些别有用心的家伙道听途说!
农民可以养殖,自然也可以出售。
除了部分地方比较严格,只能卖给供销社或者收购站之外,很多地方的乡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开一次集市。
老百姓可以把自己养的鸡鸭,竹筐和笸箩之类的工具,拿到集市上售卖,收入归自己所有。
当然,只能卖自己生产的,更不能低买高卖,那就成投机倒把了。
这就是当时真实的现状,必须说清楚,不然很多人可能就会认为小说的逻辑有问题,感觉不符合时代。
至于为什么没人大规模养殖,私人搞养殖场?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生产力落后,粮食产量有限,没有那么多的饲料。
为了保证底层人民的生活,实现人人有饭吃的目标,粮食不允许倒买倒卖,只能用自己家的粮食养殖,牲畜多了根本就养不活!
在那些人少地多,粮食产量比较高的地方,因为分的粮食比较多,就可以多养一些家禽牲畜。
如果是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地方,老百姓分到的粮食比较少,养活自己都勉强,还拿什么搞养殖。
向阳大队是山村,田地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人口比较多,所以养猪的并不多,一般都只是养几只母鸡,用鸡蛋换点针头线脑,灯油盐巴之类。
看到几个孙子孙女希冀的眼神,李母的心软了:
“行行行,你们愿意养就养吧!不过,咱们丑话说到前头,咱家可没粮食喂它们,想要养兔子,你们自己拔草!”
“好!”
“太好啦!”
“奶奶你真好!”
“......”
见几个侄子姪女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李卫民哈哈一笑:“不行,这几只兔子必须吃掉,不能卖,也不能养!”
全体李家人:“......”
开玩笑,李卫民好容易重生一回,可不是给家里人找活干的。
本来干集体的农活,就已经够累了,再养兔子,养鸡鸭,甚至是养猪,把家人累个好歹怎么办?
经过今天尝试,李卫民已经确定,就凭着自己的透视能力,以后根本就不会缺吃的。
野兔,野鸡,野鸡蛋,还有蘑菇、木耳之类的山货,不能说要多少有多少,最起码也不会缺嘴。
随时可以去山里捡现成的,还养个锤子,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李老三是李家的宝贝,有李父李母罩着,谁敢捋虎须?
他说兔子要全都吃掉,那就必须统统吃掉。
其他人有意见可以,但必须保留!
杨翠花一听自己小儿子要吃兔子肉,立马就转变了立场:
“对,老三说得对,咱家的人就是缺乏营养,这几只兔子不卖了,也不养,全都杀了吃肉!”
大哥二哥:“......”
大嫂二嫂:“......”
侄子姪女:“......”
没人反对,反对也无效。
好吧,有兔子肉吃,傻瓜才反对!
老大慌着磨刀,大嫂慌着烧水。
老二抢着磨刀,二嫂抢着烧水。
几个侄子姪女负责流口水!
至于李卫民?
人家是最大的功臣,谁敢指使他干活?
......
听到隔壁热火朝天,白寡妇的鼻子险些没气歪。
姓李的,见老娘的闺女被人抓住了,故意恶心老娘是吧?
老娘不信,李老三回去之后,没有把打晕老娘闺女的事情说出来!
明知道老娘相中你们家的小王八蛋,还故意嚷嚷这么大声,这是给谁听呢?
哼,想给老娘上眼药,让老娘心里难受?
做你们的春秋大梦去吧!
给老娘等着,早晚让你们李家人后悔!
白寡妇生气,她闺女白云更生气,气得险些动了胎气。
李老三,你个王八蛋!
姑奶奶脱光了,送到面前你都不要,到底哪里配不上你,让你这么作践?
哼,现在肯定躲在被窝里偷偷嘲笑姑奶奶吧?
让你笑,让你笑,早晚有你笑不出来的时候!
......
李卫民就算再重生一回,也想不到白寡妇母女会把自己恨到这种程度。
不就是没当接盘侠吗,母女俩哪来那么大怨念?
好吧,李卫民早就想到了,就是要让她们难受,不然怎么出胸中这口恶气。
“大嫂,二嫂,你们都歇着,兔子肉我来做!”
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李卫民的嗓门那叫一个大,隔壁的白寡妇母女听得清清楚楚。
之前听说李卫民走狗屎运,抓了三只兔子,白家母女就已经嫉妒得不行了。
现在又听说这家伙竟然要吃兔子肉,白寡妇母女那叫一个抓狂。
混蛋,李老三要是成了自己家的女婿,这些兔子还不都是白家的,你们吃的都是我们家的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