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悦小说 现代都市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结局+番外小说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结局+番外小说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韩辰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胜者即是正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监国一职,历朝历代皆由太子全权负责。而朱允炆监国,也就意味着朱元璋,要将他培养成大明下一代君王。这几乎是一件默许的事。这也是为什么,朱棣听后差点一头栽倒,姚广孝更是怀疑自己面相的能力。毫无疑问,朱允炆监国一事,对朱棣打击巨大。这几日,一到深夜,朱棣便会提着一壶酒,在燕王府大堂前买醉。他时而痛恨自己的无能,又时而向已逝的大哥哭诉,满脸的醉态,毫无半点王爷风采。“殿下,您这又是何苦呢。”一旁的张玉忍不住劝说道。朱棣瘫坐在椅子上,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道:“世美,你不懂。”“本王为大明操劳一生,到头来却换得如此下场,真是可悲至极啊。”咕嘟!说罢,又是一大口酒下肚。张玉知道,自家燕王殿下若是再这样颓废下去,到时候别说是皇帝了,只怕这个燕王都要保...

章节试读

监国一职,历朝历代皆由太子全权负责。
而朱允炆监国,也就意味着朱元璋,要将他培养成大明下一代君王。
这几乎是一件默许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朱棣听后差点一头栽倒,姚广孝更是怀疑自己面相的能力。
毫无疑问,朱允炆监国一事,对朱棣打击巨大。
这几日,一到深夜,朱棣便会提着一壶酒,在燕王府大堂前买醉。
他时而痛恨自己的无能,又时而向已逝的大哥哭诉,满脸的醉态,毫无半点王爷风采。
“殿下,您这又是何苦呢。”一旁的张玉忍不住劝说道。
朱棣瘫坐在椅子上,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道:“世美,你不懂。”
“本王为大明操劳一生,到头来却换得如此下场,真是可悲至极啊。”
咕嘟!
说罢,又是一大口酒下肚。
张玉知道,自家燕王殿下若是再这样颓废下去,到时候别说是皇帝了,只怕这个燕王都要保不住了。
于是他灵机一动,说道:“殿下,既然你这么想坐上九五之位,那为何不等明日去请教韩先生,让他帮你想想办法?”
唰!
话音刚落,朱棣眼神大变。
原本醉醺醺的丑态,一扫全无,转而代之的,是一副锐利无比的气势。
“解铃还须系铃人,本王怎么就没想到呢?”朱棣狠狠拍了自己脑袋一下,说道:“走,世美,我们现在就去找韩先生。”
“现在?”张玉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有些担心道:“殿下,要不你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去找韩先生?”
“不了,就现在!”
朱棣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他似乎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当即前往府上膳堂。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韩辰的话,让他寝食难安了这么多天。
如今,也只有韩辰才能解决他这块心病了。
......
......
燕王府,膳堂内。
今日酒馆的生意有些火爆,韩辰很迟的才打烊。
“又是忙忙碌碌的一天,话说,有两天没看到燕兄了吧。”
不得不说,韩辰还是很想念自己这位老东家的。
自从,上次在他身上赚取了13点声望值后,他就尝到了甜头。
一直盼着下次,再从对方身上压榨声望值。
可惜,这几日一直没等到这位老东家的出现。
就在韩辰准备期盼于明天的时候,店外却传来一道熟悉的呼喊声。
“韩先生,备二两小酒!”
“嗯?”
韩辰眉毛微挑,有些诧异。
这么晚了,燕兄还来喝酒,当真是性情中人啊。
“燕兄,快快里面请。”
韩辰连忙将朱棣引进了店内,张玉紧随其后。
“天色这么晚了,不耽搁燕兄明日做买卖?”
韩辰客套性的问道。
在他印象里,一般的商人,都是早早就睡了,然后第二天大早起来做买卖。
朱棣摆摆手,道:“明日并无生意可做,所以今晚我便想着前来陪你喝喝酒,说说话。”
韩辰点点头,转身从后厨取来了酒壶酒杯,并为其满上。
“酒要少吃,事要多知,燕兄这次前来,是想继续聊上次的事?”
“不错。”朱棣索性也不隐瞒了,说道:“韩先生知道,我对燕王一向很敬重,也想多听听关于他的故事。”
“自从上次你说,他无法继承皇位后,我回去寝食难安,着实为燕王殿下打抱不平。”
“如果仅仅因为一个规矩,或者说因为一个潜在的威胁,就否定燕王殿下的功绩,那未免也太欺负人了吧?”
这一番话,朱棣几乎是一口气说完。
这是他这几日,一直埋藏在心头的疑惑。
此刻,一口浊气长长吐出,朱棣心头有过前所未有的舒畅。
而韩辰听闻之后,也是淡淡一笑,权把眼前人当做是一个对历史求知欲极强的好奇宝宝。
韩辰拿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轻叹道:“我也极为欣赏燕王,只是可惜,洪武老爷子却看重的是皇孙朱允炆。”
韩辰说的是历史上,朱元璋让朱允炆克继大统的事。
可朱棣听在耳中,却认为是韩辰已经知道了皇太孙监国的消息。
朱棣眼中光芒一闪,十分不甘的问道:“难道,这件事真就只能如此?”
“燕王注定坐不上九五之尊?”
此刻,要不是韩辰双目失明,真想白自己这位老东家一眼。
这燕兄对洪武一朝的史事,了如指掌。
怎么却对后面的永乐一朝,几乎是断层似的不知道?难道,他也是在抖音上学的历史?
“谁说燕王注定坐不上九五之尊了?”
“我只是说在皇位的争夺上,燕王落败了。”
“但俗话说得好,怎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呢?燕王日后,还是能坐上那张皇位的。”
朱棣:“.....”
得,这些天的苦酒白喝了。
这臭小子,怎么每次说话都只讲一半?
真是气死人也!

“不知先生有何良策,能够消灭掉北元呢?”
朱棣还琢磨着,灭掉北元,好给自己增长声望,从而能够继承大统。
灭掉北元这个问题,很复杂,韩辰皱起了眉头,以他的见解,这个北元,为什么非要灭掉呢。
“北元已经无法再度崛起了,灭不灭的,其实也不重要,他们会自己衰落下去,从而灭亡。”
韩辰说道。
“可是,北元可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朱棣有些急了,他看得出来,韩辰似乎有什么良策。
韩辰有些无言,这个朱棣对于明朝的事情,倒是很上心的吗?看来是喜好明史,就是研究得不深。
“要灭掉北元,主动出击,只怕是不行,逮不住他们,而且,长途进军,也消耗国力,因此,只能先进行逐步削弱。”
“先引蛇出洞,然后关门打狗,北元确实一到冬天,就要抢粮抢人,既然要来抢,就是机会,把他们消灭,就可以打击到北元的有生力量。”
“北元人口少,军力不足,采取逐步消灭的办法,才能将其覆灭,一口气是吃不掉的。”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可是,北元的骑兵很厉害,行踪诡秘,而我明朝边境过于宽广,难以完全防御。”
朱棣脸色有些难看。
韩辰无语,这确实也是一个问题。
想要关门打狗,也不容易啊!
“这只是战争的方法,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我这里,有三策,可供使用。”
韩辰曾经授课的时候,做过这样的试题,那就是为了削弱北元势力,避免北元和各族联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先生果有良策也?”
朱棣眼睛一亮。
“这第一策,就是以以夷制夷,通过扶持别的部队,从而去牵制北元,让他们互相撕咬,从而起到削弱北元的作用。”
韩辰甩出了第一策来。
朱棣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个好计策,只不过需要以朝堂的名义,可是不由他们做主的。
他还是主张选择以武力消灭北元,从而增长自己声望。
如果采取这样的计策,根本就不会有自己的功劳。
“第二策,就是招抚,令其归顺,不过,这一策不会实行,明朝是不会对北元,有任何妥协的。”
韩辰也清楚,以洪武大帝的脾气,怎么可能采取这样的措施呢。
朱棣点了点头,这不可能,谁要是提出这样的条件,恐怕会触怒到圣威,那是只有人头落地的下场。
“第三策,就是和亲了,通过联姻来改善关系,这也不可实行。”
韩辰摇了摇头。
朱棣有些不满,这三策听上去,也就只有第一策可用。
另外两策,那就是馊主意。
“难道,就没有通过武力的方法,去灭掉北元吗?”
朱棣就不信了,没有相关的手段。
“也可以,但需要长期的战争,可能打个上百年,也能灭掉北元,但明朝受不了啊!百姓需要休养生息,长期战争,必定导致民生凋敝。”
韩辰向来的思维,就是不以战争角度考量。
这个战争,那是矛盾的最终结果,而解决矛盾,不一定非要战争,而是要以制止战争的角度考量。
朱棣目瞪口呆,打个上百年,那还打个啥啊!
如此看来,这些韩先生,看来是没有良策了,尽管有一些独特的看法,但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
“先生还是有高见的,可惜,跟我想得不一样,我的主张是以战争解决问题。”
朱棣有些无奈。
“好战必亡!历史就是如此,好战,是王朝坍塌的根基。”
“秦朝就是如此,他们修长城,滥用民力,就是为了对付匈奴,可是最后结局呢?”
“战争会直接削弱国力,打得久了,打得多了,那就积重难返了。”
敢情不是你自己去打。
打仗不死人的啊!韩辰想来反对战争,那死得都是平民家的儿子,打赢了,也得不到什么,打输了,命没了。
好战必亡这四个字,对于朱棣那是如雷贯耳一般。
他作为边王,怎么可能不好战呢?
“先生,我还有些事情,就告退了。”
朱棣拱了拱手,而后就提着番薯走了。
这玩意,得种一种试试。
真是莫名其妙的,韩辰把最后一个红薯吃了,就在院子里散步去了。
他也不是天天说书,大概三天说一次。
消灭北元这事,似乎就如同镜花水月一般。
朱棣很无奈,这样看来得话,给自己扩大声望这事,就无法实现了。
“这玩意,种一季,能够当半年粮?”
朱棣把红薯拿给了张玉看。
张玉根本就不相信,这太过天方夜谭了。
“是韩先生说的,我看不像有假,我们种一种试试,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我可得天下民心。”
朱棣也是觉得事关重大。
毕竟,有粮就有兵,有粮就能安抚人心。
张玉点了点头,试一试也好。
“殿下前去,就是问韩先生,关于北元的事情吧!”
张玉如何看不出来这一点。
朱棣苦笑了一声,而后把韩辰的见解给张玉说了一下。
他完全不能接受,因为只有战争获胜,自己的声望,才能震慑天下。
“我看先生说得还是很对的。”
张玉迟疑了一会儿,而后微微点头。
“确实有道理,不过跟我们的利益不符。”
朱棣摇了摇头。
“他还不是我们的人呢?怎么可能为我们考量呢。”
张玉笑了。
............
又到了说书这天了,人还是那些人,韩辰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总是一批人,难道就没有新客吗?
这地方,应该娱乐非常少,不然的话,说书根本就没有市场。
韩辰今天讲得那是春秋礼法。
春秋的礼法,就如同空气一般,那是无处不在,包括发型穿戴,交往规则,战争规则。
礼法是无处不在。
听客中的姚广孝,那是频频点头,这位韩先生,对春秋的事情,倒是如数家珍,学识渊博啊!
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学识,以后前途必定远大,难怪能够得到燕王殿下的赏识。
说书完了之后,其他人都撤了,姚广孝留了下来。
“先生安好,在下姓姚,第一次来。”
姚广孝对着韩辰拱了拱手。
听声音,是个新客,熟客的声音,韩辰都是很熟悉的。
“姚先生有何见教啊?”
韩辰一听此人说话,应该是个文化人,这是不是要跟他讨论一下春秋礼法啊!

此时,朱棣心头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过。
闹了半天,结果是自己自作多情。
韩辰的意思很明了,他不是当不了皇帝,只是当皇帝的希望很渺茫而已。
或者说,当前情况不允许他再争夺皇位了。
朱棣郁闷极了,抱怨道:“韩先生,你下次能不能把话说完啊。”
“燕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韩辰也不让着他,撇撇嘴道:“当时,你一个起身就往外走,根本不让人把话说完,你别把脏水往我身上泼。”
朱棣:“......”
整座燕王府,敢这么和他说话的,怕是只有他韩辰了吧。
不过,细细想来,确实不怪别人。
当时确实是自己太过激动,这才没听到后半段话。
想到这里,朱棣站起身,浓重的深鞠一躬道:
“请问燕王该如何反制,才能登上大位。”
“还请先生赐教!”
这一躬,无异于拜师礼。
虽然韩辰嘴上不承认,但他确确实实把朱棣当自己学生来对待。
而在朱棣心中,韩辰也是一位相当不错的老师。
他不仅才华横溢,且没有国子监那帮学士的腐儒气息,更不像某些读书人摆谱,端架子。
接下来的话题很长,韩辰饮了一大口酒,借着酒劲娓娓说道:
“其实,纵观洪武一朝的事件,不难推断出燕王没有坐上皇位的可能。”
“皇太孙朱允炆,一来是皇室正统,得位很正,没人敢妄议。二来,监国越久,笼络的人心就越多,继位就愈加容易。”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皇太孙会顺位继承帝位的原因。”
朱棣重新坐回位置上,低下头,陷入深思。
不得不说,韩辰分析事物的能力,简直是登峰造极。
将朱允炆为什么继承皇位的原因,都给分析好了。
恐怕,燕王府上的那些个幕僚,也没几个有此独到的眼光。
“其实,朱允炆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好皇帝。”
“只是,他错就错在,有一个各方面能力都十分优秀的四叔。”
“燕王朱棣的能力不在朱允炆之下,他若想得到皇位,必然会有两种选择。”
唰!
朱棣蓦地一抬头,眼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锋芒。
他平生的行事风格,只要有一丝机会,都会去尽力尝试。
而眼下,竟然有两条路供他选择!
一旁的张玉,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先生,在下愿闻其详。”朱棣拱手抱拳道。
这回,他抱着极为诚恳的态度,向韩辰请教。
恐怕,这漫漫三十年里,他朱棣谁都没服过,但对韩辰,他这回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韩辰倒也不失所望,缓缓说道:
“燕王想要得到皇位,一共只有两种可能,我说简单点。”
“其一,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造反,等洪武老爷子驾崩,他便找机会起兵造反。”
“其二,就是趁着洪武老爷子在时,得到其认可,逆境翻盘。”
“当然了,第一个选择,我都讲解了无数次了,燕兄想不想听第二个?”
作为历史爱好者,韩辰一向喜欢推衍那些没发生过,却又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历史。
朱棣倒吸了口凉气。
这燕王府不知道安插了多少锦衣卫,造反二字,何其沉重。
他赶紧给一旁的张玉使了个眼色,后者立马就懂了,当即说道:
“那就听韩先生的,造反什么的就别说了,瘆得慌。”
“咱们还是来说说那啥逆境翻盘吧。”
韩辰点点头,深以为然。
靖难之役,他当年教书育人的时候,不知道复盘了多少回了,都腻歪了。
现在,他倒是想结合自己已知的历史知识,来推断出朱棣能否可走另外一条路。
而这条路也意味着,朱棣不仅能顺位继承大统,还不用背上反贼的骂名!
“行,那我就说说第二种选择吧。”韩辰顿了顿,组织了下语言:
“所谓逆境翻盘,就是让燕王在当时的形势下,做出伟大的功绩,让百官刮目相看,最好能得到洪武老爷子的认可。”
“如此一来,即便朱允炆监国,也不代表他最后一定能坐上皇位,懂吗?”
令洪武大老爷子刮目相看,让百官认可?
朱棣再次陷入深思。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要知道,百官中,能征善战不计其数,能说会道者不下百人,通读文史者更是在国子监一捞一大把。
能让这些人都信服,那得做出多大的功绩啊?
他朱棣十几岁便跟随大将军徐达出征,征战半辈子。
纵观这半辈子的军旅生涯来看,也就多年以前,招降乃儿不花的功绩,能够震撼朝野。
除此之外,他再无较为亮眼的功绩。
更何况,当时朝中大多数文臣,都觉得他是一个粗糙汉子,根本不懂文治武功。
想要做出让文武百官都瞠目结舌的功绩,何其难也!
就在朱棣犯愁不已的时候,韩辰却是开口道:
“文能治国平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燕兄放心,如果燕王选择了这条路,他一定能做到的!”

废话,野外的水哪里能够随便喝得,搞不好,那是会中毒的。
粮草水源,这就决定了难以远征的原因。
“也不尽然。人家当年霍去病打匈奴,六天之内,转战千里,不也打赢了,主要是快,要速战速决。”
韩辰想起了河西之战。
当年,霍去病打匈奴,就打得非常好,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战例。
“霍去病当年,只率了一万骑兵,昼伏夜出,打得又快,匈奴跟扩廓可是不一样的,这敌军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
朱棣摇了摇头,他还仔细研究过河西之战,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那是难以实行的。
首先,他们就不可能只出动一万骑兵,这么点人,去打北元,深入敌境,那就是去找死的。
而且,他们本身骑兵也不多。
这个风险那是太大了,朱棣可不愿意冒的。
“战争是允许假设的,不试一试,谁知道能不能行,至于扩廓,我认为不能速战速决,可以步步为营,铸城为战。”
韩辰说道,他不能以现在的条件,去衡量古时候的战争,要用古代的条件,去衡量。
“铸城为战?”
朱棣傻眼,这又是什么新奇的招数。
“隔几十里路,修建一座城池,进行屯兵,也不用修太大了,成个堡垒就行,扩廓骑兵,应该也不善于攻城的,如此这般,持续往复,就可以压缩扩廓的生存空间,从而起到持续削弱的效果。”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朱棣无语,这真是一个馊主意,哪里有那么多钱来铸城,哪里又有那么多兵?
看来,这位韩先生,在兵法上,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先生,能不能解决干粮的问题?”
朱棣询问,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行。
“不能,以古代的条件,必须人力押送粮草才行,随身携带粮草,打个几天还行,打久了不成。”
韩辰摇了摇头。
这一个人能带多少啊!能带一百个干饼子啊!放在身上也不方便啊!影响打仗。
如果这样能行的话,那也就不用押运粮草了。
朱棣无奈,看样子,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灭北元,建立不世之功,也就成了镜中月,水中花了。
“就不叨扰先生了。”
朱棣起身离去。
外面是天寒地冻的,天气越发冷了。
这该死的地方?怎么会那么冷,还是非洲吗?韩辰不由吐槽。
他穿得是棉衣,都穿了两件,仍然感觉到冷,想弄件羽绒服吧!没有。
可想而知,这个地方那是有多么落后了。
尽管粮草的问题很难解决,但朱棣仍然决定,出兵打击北元,好有借口,向朝堂要银子。
有了银子,才能扩充军备。
一方面,朱棣整军备战,另外一方面,上奏朝堂,要求拨款钱粮。
打北元,是正事,没有拒绝的理由。
应天府,奉天殿内,朱允炆在批阅奏折,他现在监国,也是为了以后登基做准备。
朱元璋有心培养他,完全防守。
当接到朱棣上书的时候,朱允炆就眉头一皱,又要打仗,这些年,也拨了不少银子给燕地,可是结果呢,北元还不是生龙活虎。
“子澄啊!四叔又来要银子了,他每年都来要,年年如此,当我国库是他的了。”
朱允炆很不满,目光看向身侧一人。
他向来讲究与民生息,不愿意轻易动干戈。
“殿下,可以置之不理,这些边王,要银子的,应该一概不给,以防其坐大。”
黄子澄现任太寺常卿,是洪武十八年,进士出身,深得朱允炆的宠信。
“有了银子,他们就可以扩军,长此以往,可奈何?而今有陛下镇着,他们自然不敢乱来,一旦陛下百年之后,殿下登基,他们还能将殿下放在眼里吗?”
黄子澄拱了拱手。
朱允炆默然,那些都是叔叔辈,他可是晚辈,岂能轻易压住。
“那就听你的,不给。”
朱允炆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他也不准备告诉皇爷爷。
当朱棣接到朝堂发来的折子的时候,气得直接把折子给撕了。
“本王不过要十万两银子而已,居然说户部空虚,真当本王是三岁小儿不成。”
朱棣脸色阴沉,气急败坏。
这几年,那也是风调雨顺,户部怎么会没钱,分明就是不愿意给。
“定然是那朱允炆的主意,而今,他监国,奏折都得经由他手,如果是陛下亲眼所见,断然不会如此。”
张玉不假思索的说道。
朱棣当然也清楚,他那个父皇,只要是打仗的话,是愿意给银子的。
“今年不给,那明年呢,以后是不是都不给了。”
朱棣愤恨。
“只要是朱允炆监国,恐怕很难拿到银子了。”
张玉摇了摇头。
“他这不是将我往绝路上逼吗?”
朱棣握紧了拳头。
不给,他也无可奈何。
当天晚上,朱棣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提着剑,在皇宫里寻找朱允炆。
而找到的时候,朱元璋也在。
朱元璋板着一张脸,一句话也没有说。
侍卫当即将朱棣给拿下。
只见朱元璋摆了摆手,朱棣就被侍卫给拖了出去。
猛然间,朱棣醒了过来,全身已是冷汗淋漓。
他再也睡不着了,第二天魂不守舍,来找韩辰解惑。
“你说你做梦,梦见你被父亲给宰了。”
韩辰诧异,这是一个什么梦啊!
“我梦见,我成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四公子,我想要得到家主之位,而要继承家主之位的,是我大哥的儿子,我要杀了他,可是老爷子还在,我该怎么办呢?”
朱棣神色不安。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你肯定是神经衰弱,所以乱做梦,一个梦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燕兄也不要耿耿于怀。”
韩辰撇了撇嘴,当他是算命的啊!还能给解梦的。
“这个梦境很是真实,让我身临其境。”
“先生,如果我要继承家主之位,应该怎么办呢?”
朱棣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韩辰。
“你应该等老爷子死后,再做打算,先隐忍下来。”
韩辰想了一下,然后回答。
“如果我大哥的儿子,要杀我,我又该如何处之呢?”
朱棣越发不安了。
“你说得这种事情,我怎么感觉,跟古时候争皇位有点像啊?”
韩辰面色怪异。
“还请先生替我解惑。”
朱棣拱了拱手。
“还是隐忍。”
韩辰皱着眉头,这个燕兄,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啊?

“嫂子好。”
韩辰笑了笑。
嫂子?徐妙云诧异,这应该叫他夫人才对,真是不懂礼数,要叫他嫂子,那得是皇室子弟。
不过考虑到韩辰救了朱高炽一命,徐妙云也就不计较了。
“可惜啊!现在不是种番薯的季节,我打算大规模种番薯。”
这番薯,得在合适季节下种,不是想种就种的。
韩辰就不明白,那番薯有什么稀奇的,至于在这上面说来说去的吗?
“先生觉得徐达这个人怎么样?”
朱棣突然话锋一转。
徐达?
韩辰愣了一下,这个人物,韩辰可是并没有仔细研究过的。
徐妙云诧异,为何提及她死去的父亲。
“徐达这个人,为人谨慎,是一名良将,善于领兵,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韩辰开口。
徐妙云一听这话,还非常满意。
不过韩辰接下来的话,她可就不满了。
“不过就历史的名将而言,还是排不上号。相比较于韩信,王翦李牧等将领而言,还是要差上一些。”
这没有可比性的好不好,朱棣有些无言,就名气而言,那三人都是要大上不少的。
“可惜,要是徐达能够多活上十年八年的,那就好了。”
朱棣叹了一口气。
他这位老丈人,在洪武十八年就已经挂了,以其威望,要是不死,对于他而言,也是一大助力。
额~
这个徐达,好像是活了五十多岁吧!古人活到这个岁数的话,那也算是寿终正寝了,也算不上短命鬼了。
这个徐达,是不是朱元璋弄死的,也是一个谜题啊!朱元璋杀功臣,那是在历史上首屈一指的。
韩辰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他推断,徐达应该是被黑手做掉的,其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
位高而危啊!
朱元璋不能允许这么高威望的人活着。
说起来,两人还是亲家呢,徐达的女儿徐妙云,那可是嫁给了燕王朱棣。
说起来,这大明从永乐之后的皇帝,也都是有着徐达的一份血脉。
“人到七十古来稀,徐达活了五十多岁,也不算是短命了,相比之下,那常遇春才是短命鬼,不过朱元璋算是活得比较久的了,活了七十岁。”
韩辰说道。
朱棣脸色骇然大变,一旁的徐妙云是目瞪口呆。
这人好生大胆啊!这不是诅咒皇帝吗?那可是要诛九族的。
“先生难道会算命吗?”
朱棣眼睛眯起,今年,他父皇已经六十五了,也就是说,再有五年就没了。?????
什么玩意,这燕四郎喜欢明史,连这个都不知道吗?
朱元璋驾崩,是一个大的历史节点。
“朱元璋确实只活了七十岁啊!这个你都不知道。”
韩辰也是醉了。
“当真?”
朱棣皱眉。
“这还有假啊!我犯得着骗你嘛?”
韩辰撇了撇嘴,不过,普罗大众是不知道的,古时候的皇帝,什么时候死的,自然漠不关心。
“这话,先生可不要对外乱说。”
朱棣提醒。
不过想来,韩辰瞎了眼睛,也不会随便出去走动,自然不会对外人乱语。
“我跟外人说这个干什么?”
韩辰诧异,这跟外人聊天,也不可能谈及某个皇帝的死期吧!
“好了,我还得回去做午饭呢?”
韩辰起身告辞。
朱棣则是陷入到了沉思之中,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意味着他还有五年的好日子。
虎毒不食子,父皇在,他就安在,这要是去了,可就不一样了,自己那个侄儿,可不会待见他的。
“此人莫不是有失心疯,胡言乱语。”
徐妙云担忧,莫不是个祸患,待在燕王府,可是不妙啊!
“怕不是有假,韩先生是异人,八成能未卜先知,父皇身体不好,能够活到七十,已然算是不错的了。”
朱棣觉得合理。
自古以来的皇帝,活到七十的,那也是少之又少的。
如此这般,自己当做一些准备啊!
“夫君要小心,不能让此人胡言乱语,这事要是传扬出去,可是麻烦。”
徐妙云提醒。
“他一个瞎子,哪里都去不了,也不会胡言乱语的。”
朱棣倒是并不担心,幸亏这个韩先生瞎了眼睛,否则的话,那才是一个麻烦。
屋内,听到这话的那些家仆们,自然不能存活了。
朱棣扫了一眼,可不能担保这些人不会胡言乱语的,只有死人才可以让人闭嘴。
膳堂内,韩辰正在做午饭,炖排骨。
婉莹在帮忙打下手,自从来到韩辰身边之后,她每日也是同桌而食,韩辰吃什么,她就吃什么。
那是比燕王府的下人,吃得好多了。
每天,都有人给膳堂送菜来。
吃了午饭后,韩辰就去说书了。
八十多个听书的,都是燕王府的死士,对朱棣可谓是忠心耿耿。
韩辰讲得是隋唐演义,从隋朝建立的时候开始说起。
这些人也乐意听,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可供他们消遣的,他们没有一个,私下里跟韩辰接触,这也是朱棣的严令。
而这时,张玉正在跟朱棣探讨,征讨北元的事情。
等今年番薯收获之后,就能制造很多的番薯干,然后当做骑兵的口粮,就可以深入大漠,攻打北元。
有了这种干粮,作战的时间也会延长,就算不能彻底消灭北元,也能极大的削弱北元。
“韩先生说,父皇活到七十岁就会驾崩,父皇今年已经六十五了,还有五年。”
朱棣此刻并不关心征讨北元的事情。
他在想着,在这五年之内,他如何才能够翻盘。
一旦朱元璋驾崩,他就没有成为太子的机会了,朱允炆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登基。
“这是真的吗?韩先生不会乱说吧!”
张玉吓了一跳。
“他犯不着哄骗我,以父皇的身体,再活五年,也已经算是不错了。”
朱棣知道朱元璋的身体状况,那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也就是说,殿下要在五年之内,立下不世之功,方才有机会。”
张玉眉头一蹙。
朱棣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还只是有可能,并不绝对。
而除了消灭北元,绝无其他办法。
就算能够做到,代价也极大,为大为折损军力。
而军力,是立足的本钱。
应天府,奉天殿。
朱允炆正在批阅奏折,他也是非常勤政,在百官之中,颇有口碑。
兵部主事齐泰突然进来了。
“见过殿下。”
齐泰也是朱允炆的心腹之一,曾经是乡试第一,次年便高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