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惊悚连载
悬疑惊悚《大唐女法医探案片段》是大神“苏若沁”的代表沈砚林薇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第一雀街惊梦贞元十七长林薇在一阵颠簸中睁开鼻尖萦绕着浓郁的草药味与劣质酒气混合的怪她猛地坐起却发现自己躺在一辆吱呀作响的木板车身上盖着件浆洗得发硬的粗麻布短布料上还沾着些许泥“姑娘醒了?” 赶车的老丈回脸上沟壑纵“方才在朱雀街见你晕便顺手将你拉到平康坊这边看你穿着不像本地莫不是中暑了?”朱雀街?平康坊?林薇脑中 “嗡” 的一昨夜她还在医...
主角:沈砚,林薇 更新:2025-11-06 15:39:47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朱雀街惊梦贞元十七年,长安。林薇在一阵颠簸中睁开眼,
鼻尖萦绕着浓郁的草药味与劣质酒气混合的怪味。她猛地坐起身,
却发现自己躺在一辆吱呀作响的木板车上,身上盖着件浆洗得发硬的粗麻布短褐,
布料上还沾着些许泥土。“姑娘醒了?” 赶车的老丈回头,脸上沟壑纵横,
“方才在朱雀街见你晕倒,便顺手将你拉到平康坊这边来。看你穿着不像本地人,
莫不是中暑了?”朱雀街?平康坊?林薇脑中 “嗡” 的一声,
昨夜她还在医学院解剖楼里对着一具无名尸做病理分析,为了赶毕业论文报告熬到凌晨三点,
恍惚间似乎闻到一股奇异的檀香,再睁眼就到了这里。她下意识摸向口袋,
手机、身份证、解剖刀套全都不见了,只有怀里揣着个冰凉的铜制小盒,打开一看,
竟是半盒现代抗生素胶囊 —— 这是她昨天整理急救包时随手放进去的。“老丈,
” 林薇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稳,“敢问现在是... 哪一年?
”“姑娘莫不是真晕糊涂了?” 老丈捋着山羊胡,“如今是贞元十七年,德宗皇帝在位呢。
前面就是平康坊南门,你若有亲友在此,不妨去寻寻。”贞元十七年,公元 801 年。
林薇倒吸一口凉气,作为历史爱好者,
她对这个年代再熟悉不过 —— 安史之乱虽已过去三十余年,但藩镇割据依旧,
长安表面繁华,实则暗流涌动。而她一个 21 世纪的医学生,既无身份证明,
又无谋生技能,在这人命如草芥的古代,恐怕活不过三天。正思忖间,
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群穿着皂色公服的人围着一间宅院,腰间佩刀,神色肃穆。
为首的是个身材高大的青年,面容俊朗,眉宇间却带着几分凝重。“发生何事了?
” 老丈停下车,探头张望。“听说王记布庄的王掌柜昨夜没了,死得蹊跷,
京兆府的人来查案了。” 旁边有人应道。林薇心中一动。作为法医专业的学生,
她对各类离奇死亡案件有着本能的敏感。或许,这是她在这个陌生时代立足的机会?
她深吸一口气,从车上跳下来,快步走向那处宅院。刚到门口,
就被一名衙役拦住:“此乃凶案现场,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我并非闲杂人等,
” 林薇定了定神,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镇定,“我略通医术,或许能为查案提供些帮助。
”“胡闹!” 衙役皱眉,“查案乃是官府之事,岂容你一个女子插手?”两人正争执间,
院内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让她进来。”林薇抬头,
只见那名身着青色官服的青年正站在院中,目光锐利地看着她。他约莫二十七八岁年纪,
腰间佩着一柄横刀,袖口绣着精致的祥云纹,显然身份不低。“在下大理寺评事沈砚,
” 青年拱手,语气平淡,“不知姑娘如何称呼?又凭何说能助我查案?”“我姓林,
单名一个薇字。” 林薇斟酌着用词,“我曾师从一位名医,学过些辨别死因的法子,
或许能从死者身上发现些常人忽略的线索。”沈砚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随即点了点头:“既如此,便随我来吧。但切记,不可随意触碰现场之物。
”林薇跟着沈砚走进院内,一股淡淡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宅院不大,正房内光线昏暗,
一名中年男子躺在地上,面色青紫,双目圆睁,显然已经死去多时。旁边站着几名衙役,
正小心翼翼地勘察现场。“死者王元宝,四十五岁,经营布庄多年,家境殷实。
” 沈砚低声介绍,“今早伙计发现他死在书房,门窗完好,无打斗痕迹。初步判断,
可能是突发疾病而亡,但... 他的神色太过狰狞,不像是正常死亡。”林薇蹲下身,
仔细观察死者的遗体。她注意到,死者的嘴唇呈青紫色,指甲缝里有少量黑色物质,
脖颈处似乎有淡淡的勒痕,但并不明显。她又轻轻翻开死者的眼睑,瞳孔缩小,
结膜有出血点 —— 这些症状,很像是中毒的表现。“沈评事,” 林薇站起身,
“我怀疑死者并非病逝,而是中毒身亡。”“中毒?” 沈砚皱眉,“可仵作检查过,
死者身上并无明显伤痕,也无中毒迹象。”“有些毒药无色无味,且死后不易察觉。
” 林薇解释道,“死者嘴唇青紫、瞳孔缩小,结膜出血,这些都是中毒的典型症状。另外,
他指甲缝里的黑色物质,或许就是毒药的残留。”沈砚闻言,立刻让人取来棉签,
小心翼翼地刮取死者指甲缝里的物质,封存起来。“若真如林姑娘所说,
那这便是一桩谋杀案。” 他看向林薇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认可,
“不知林姑娘能否辨别出是何种毒药?”林薇心中有些为难。
她虽然知道一些常见毒药的症状,但在没有现代检测设备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判断。不过,
她突然想起怀里的抗生素胶囊 —— 或许,这能派上用场?“我需要些时间。” 林薇说,
“另外,能否给我一间安静的屋子,再准备些工具,比如银针、瓷碗、酒精灯... 哦,
就是用来加热的火折子和小陶罐。”沈砚虽对 “酒精灯” 一词感到疑惑,
但还是点了点头:“没问题。后院有间空屋,我让人即刻准备。
”第二章 毒药初现后院的小屋简陋却干净,桌上摆放着林薇要的东西。
沈砚让人送来后便离开了,只留下一名衙役在外等候。林薇关上门,
从怀里掏出那半盒抗生素胶囊,又取出从死者指甲缝里刮取的黑色物质,
开始了她的 “实验”。她先将黑色物质放入瓷碗中,加入少量清水,用银针搅拌均匀。
随后,她打开一粒抗生素胶囊,将里面的粉末倒出少许,也放入碗中。她记得,
某些抗生素与特定毒药会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颜色变化 —— 这是她在法医课上学过的简易检测方法,没想到如今竟派上了用场。
接着,她用火折子点燃小陶罐下的柴火,将瓷碗放在上面加热。随着温度升高,
碗中的液体逐渐变成了淡蓝色。“果然是砒霜!” 林薇心中一喜。砒霜,
也就是三氧化二砷,是古代常见的毒药之一。而她所用的抗生素粉末中含有特定成分,
与砒霜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反应,
产生蓝色物质 —— 这是现代法医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之一。就在这时,
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林薇连忙将瓷碗盖好,藏到身后。“林姑娘,情况如何?
” 沈砚推门进来,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瓷碗上。林薇犹豫了一下,
还是将瓷碗递了过去:“沈评事请看,这碗中的液体已经变成了蓝色,
说明死者指甲缝里的物质确实含有砒霜。也就是说,王掌柜是被人用砒霜毒死的。
”沈砚接过瓷碗,仔细观察着里面的蓝色液体,
眼中闪过一丝震惊:“竟真的是中毒... 林姑娘,你这检测之法,倒是奇特。
”“这是我师父独创的法子,” 林薇含糊其辞,“能快速辨别常见的几种毒药。
”沈砚点了点头,没有追问,转而说道:“既然确定是谋杀,那就要查清谁有作案动机。
王元宝经营布庄多年,生意上或许与人结怨,家中也可能有矛盾。
我已让人去调查他的人际关系,相信很快会有线索。”“沈评事,” 林薇突然想起一事,
“我还发现,死者脖颈处有淡淡的勒痕,虽然不明显,但或许是凶手在下毒后,
为了确保他死亡,又用绳子勒过他。”沈砚立刻让人再次检查死者的脖颈。果然,
在放大镜下,能看到一道细微的勒痕,与林薇所说一致。“看来凶手心思缜密,
想要伪装成死者病逝的假象。” 沈砚面色凝重,“林姑娘,多亏有你,
否则我们恐怕会错过这重要线索。”林薇笑了笑:“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对了,沈评事,
能否带我去看看死者的书房?或许还能发现些其他线索。”沈砚欣然同意,
带着林薇来到正房的书房。书房不大,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桌上放着笔墨纸砚,
还有一本翻开的账本。林薇仔细观察着桌上的物品,突然注意到砚台旁边有一小撮白色粉末,
不仔细看很难发现。“沈评事,你看这个。” 林薇指着那撮白色粉末。沈砚凑过去一看,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