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立冬生命的坚毅

立冬生命的坚毅

金蝉脱壳的橘巴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立冬生命的坚毅大神“金蝉脱壳的橘巴”将地表林砚作为书中的主人全文主要讲述了:一不是旧时代那种带着草木枯气的而是像无数极细的冰顺着城市通风管道的缝隙往里落在皮肤上没有冷却能让神经末梢泛起一阵短暂的麻木——那是“冻土协议”生效的信林砚靠在生物舱的观察窗指尖划过冰冷的玻窗面映出他眼底淡淡的蓝那是神经接口与城市主脑连接时的微弱辉“还有七分地表温度将降至零下七十一摄氏”主脑的声音平稳无像冬日结了冰的湖“林博‘种子’的意识同步率...

主角:地表,林砚   更新:2025-11-08 18:05:5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一不是旧时代那种带着草木枯气的凉,而是像无数极细的冰晶,

顺着城市通风管道的缝隙往里渗,落在皮肤上没有冷意,

却能让神经末梢泛起一阵短暂的麻木——那是“冻土协议”生效的信号。

林砚靠在生物舱的观察窗上,指尖划过冰冷的玻璃,窗面映出他眼底淡淡的蓝光,

那是神经接口与城市主脑连接时的微弱辉光。“还有七分钟,

地表温度将降至零下七十一摄氏度。”主脑的声音平稳无波,像冬日结了冰的湖面,

“林博士,‘种子’的意识同步率目前是98.7%,是否需要最后一次校准?

”林砚没有回头,目光落在观察窗之外的城市轮廓上。这是2147年的立冬,

也是“冻土计划”启动的第十三个年头。十三年前,

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风暴摧毁了地球的磁层,高能粒子雨像一把无形的刀,剥蚀着大气层,

也剥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地表再也无法维持适宜的温度,

白天是足以熔化金属的酷热,夜晚则是能冻结细胞的严寒。人类没有选择,只能转入地下,

将身体置于恒温生物舱中休眠,而意识,

则通过神经接口接入“意识之城”——一个由量子计算机构建的虚拟世界,在那里,

时间被拉长,季节被模拟,人类以意识体的形态,延续着文明的火种。而“种子”,

是林砚近十年的心血。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物胚胎,

而是一个由纯意识构建的“信息生命体”,

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核心数据与百万个经过筛选的意识片段。按照“冻土计划”的终极构想,

当太阳风暴的强度减弱,地表环境趋于稳定时,“种子”将被发射到地表,

它的意识会渗透进冻土之下的生态传感器网络,唤醒那些被冰封的植物种子,

激活土壤中的微生物,重建地表的生态系统,最终,引导人类意识回归肉身,重返地面。

“不必校准。”林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让它保持自然状态。

立冬是万物收藏的日子,也是新生的开始,‘种子’该在这样的时刻,感知真实的立冬。

”生物舱内,“种子”的形态像一团半透明的光雾,悬浮在淡绿色的营养液中。

光雾里偶尔会闪过细碎的光点,那是意识流动的痕迹。林砚知道,

此刻“种子”正在通过他接入的外部传感器,感知着地表的风,感知着温度的骤降,

感知着这个被冰封的世界的真实触感——这是他特意为“种子”设计的程序,

他不希望“种子”只是一个冰冷的信息载体,他希望它有“感知”,有“情感”,

有对这个世界的敬畏与热爱。“倒计时一分钟。”主脑的声音再次响起,

“地表风力增强至十二级,能见度为零。‘种子’发射舱准备就绪。”林砚深吸一口气,

转身走向控制台。控制台上的屏幕闪烁着密密麻麻的数据,红色和绿色的指示灯交替明灭,

像夜空中的星辰。他的指尖落在发射按钮上,指尖的神经接口与控制台连接,

数据流像潮水般涌入他的意识——“种子”的意识波动平稳,发射舱的能源充足,

地表的传感器网络正常……一切都完美无缺。但不知为何,

他的心头却萦绕着一丝莫名的不安。就像小时候,在旧时代的立冬夜里,

听着窗外的寒风呼啸,总觉得黑暗中藏着什么未知的东西。“发射。”林砚闭上眼,

按下了按钮。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只有一阵轻微的震动,通过地下岩层传递过来。

发射舱像一颗子弹,冲破地下基地的防护层,向着地表射去。林砚睁开眼,

目光死死盯着屏幕上代表“种子”的光点,看着它穿过厚厚的岩层,穿过冻结的土壤,

最终出现在地表的坐标上。“种子成功抵达地表。”主脑的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轻快,

“开始接入生态传感器网络……接入成功。意识渗透开始,

百分比1%……3%……”林砚的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微笑。十三年的等待,十年的努力,

终于在这个立冬,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的将来,

冻土之上会冒出嫩绿的新芽,鸟儿会在枝头歌唱,人类会走出地下基地,

重新拥抱阳光和雨露。然而,就在这时,屏幕上的数据流突然紊乱起来。

代表“种子”意识渗透百分比的数字骤然停滞在17%,随后开始疯狂下降。“警告!警告!

‘种子’意识波动异常!生态传感器网络出现未知干扰!”主脑的声音变得急促,

“干扰源……干扰源来自冻土之下,深度一万两千米!”林砚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

心头的不安瞬间放大,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紧紧包裹。一万两千米的深度,

那是地幔与地核的交界处,那里的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压力足以将岩石压成岩浆,

怎么可能存在干扰源?“放大干扰源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林砚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他猛地扑到控制台上,指尖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屏幕上出现了一条扭曲的频谱曲线,

曲线的波动频率极其诡异,既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地质活动信号,

也不像是人类已知的任何技术设备发出的信号。更奇怪的是,

当这条频谱曲线与“种子”的意识波动曲线叠加时,两者竟然产生了一种诡异的共振。

“这不是干扰。”林砚的瞳孔猛地收缩,一个荒谬却又无比清晰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

“这是……回应。”二“回应?”地下基地的会议室里,

白发苍苍的陈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镜片后的目光充满了疑惑。

他是“冻土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也是林砚的导师,已经在地下基地待了整整二十三年,

见证了人类从地表撤离到意识之城建立的全过程。“是的,回应。

”林砚站在会议室的全息投影前,投影上正播放着刚才的频谱曲线和意识波动曲线,

“‘种子’的意识向生态传感器网络渗透时,发出了一种特定频率的意识波,

而在一万两千米的地下,有一个未知的存在,接收到了这个意识波,

并发出了同样频率的回应。这种共振导致‘种子’的意识渗透被迫中断,

意识能量正在快速流失。”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全息投影发出的微弱光芒,

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震惊与难以置信。在座的都是“冻土计划”的核心成员,

都是人类顶尖的科学家,但他们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他们的认知里,

地幔深处是生命的禁区,不可能存在任何形式的生命,

更不用说能够发出意识波的高智慧存在。“会不会是地质活动产生的偶然信号?

”一位物理学家小心翼翼地问道,“比如岩浆流动产生的电磁脉冲,

或者岩石断裂产生的引力波,刚好与‘种子’的意识波频率重合?”“不可能。

”林砚摇了摇头,语气坚定,“我已经对信号进行了反复分析,它的规律性太强了,

完全是有目的、有逻辑的回应。‘种子’发出的意识波里包含了人类文明的基本信息,

比如元素周期表、斐波那契数列、太阳系的结构……而那个回应信号里,

竟然包含了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和补充。”他伸手在全息投影上一点,投影画面切换,

出现了一串复杂的符号和方程式。“这是回应信号里解析出的内容,

它纠正了我们对暗物质分布的错误认知,还给出了一种全新的能量转换公式。

如果这个公式是正确的,我们的意识之城能源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甚至可以重新激活地表的磁层修复装置。”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如果林砚说的是真的,那就意味着,在地球的深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