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一根针一根线绣出来的纯手工

一根针一根线绣出来的纯手工

禾丰云舒 著

其它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禾丰云舒的《一根针一根线绣出来的纯手工》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第一泥巷里的破茧蝶光绪年间的江南梅雨雨丝像扯不断的银把苏州城泡得发烂泥巷深处的一间破瓦房阿栀正对着窗台上的一盆残菊发她手里攥着半根磨得发亮的绣花针尾还缠着几缕褪了色的丝那是她娘临终前留给她的唯一念阿栀今年十六爹娘走得她靠着给巷口的成衣铺缝补衣裳过铺子的王掌柜是个刻薄给的工钱少得可还总说她缝的针脚粗得像麻这天傍阿栀攥着刚领到的二十文钱...

主角:禾丰云舒,阿栀   更新:2025-10-29 15:14:0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烂泥巷里的破茧蝶光绪年间的江南梅雨季,雨丝像扯不断的银线,

把苏州城泡得发潮。烂泥巷深处的一间破瓦房里,阿栀正对着窗台上的一盆残菊发呆。

她手里攥着半根磨得发亮的绣花针,针尾还缠着几缕褪了色的丝线,

那是她娘临终前留给她的唯一念想。阿栀今年十六岁,爹娘走得早,

她靠着给巷口的成衣铺缝补衣裳过活。铺子的王掌柜是个刻薄人,给的工钱少得可怜,

还总说她缝的针脚粗得像麻绳。这天傍晚,阿栀攥着刚领到的二十文钱,正想买点糙米回家,

却被王掌柜叫住了。“阿栀,你这缝的是什么?”王掌柜指着一件青布衫的袖口,脸色阴沉,

“这针脚歪歪扭扭的,客人要是找上门来,我这铺子的名声还要不要了?”阿栀连忙道歉,

说自己下次一定注意。可王掌柜却一把夺过她手里的钱,冷声道:“这钱你也别拿了,

就当是赔偿客人的损失。从今天起,你也别来了。”阿栀愣在原地,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

顺着脸颊往下淌。她看着王掌柜转身进店,砰地一声关上了门,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没有了这份活计,她连下顿饭都成了问题。回到破瓦房,阿栀坐在冰冷的土炕上,

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拿起娘留下的那半根绣花针,想起娘以前教她绣花的样子。娘说,

女孩子家要是会绣花,就能把日子绣得漂亮起来。那时候,娘的手很巧,

能绣出会飞的蝴蝶、会开的牡丹,街坊邻居都夸娘的绣活好。“娘,我是不是很没用?

”阿栀对着空气喃喃自语,“我连缝补衣裳都做不好,更别说绣花了。”就在这时,

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阿栀抬头一看,只见一只翅膀受伤的蝴蝶,正挣扎着想要飞起来。

可是蝴蝶的翅膀上沾了泥点,还破了一个小口,它还是不停地扇动着翅膀,

一次次朝着有光亮的地方很费劲的努力飞去。阿栀看着那只蝴蝶,心里忽然有了一股劲。

蝴蝶受伤了都不放弃,她怎么能因为这点挫折就消沉呢?她擦干眼泪,

把蝴蝶小心翼翼地捧进屋里,找了一块干净的布条,轻轻擦拭着蝴蝶翅膀上的泥点。然后,

她又拿出娘留下的丝线,用细针小心地把蝴蝶翅膀上的破口缝补好。想起娘对她的嘱托,

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绣活,无论多大的困难!第二天一早,雨停了。

阿栀把蝴蝶带到院子里,轻轻放在一朵新开的月季上。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

然后缓缓地飞了起来,朝着远方飞去。看着蝴蝶远去的身影,阿栀握紧了手里的绣花针,

心里暗暗想着:她要学绣花,要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绣得漂亮起来。从那天起,

阿栀开始四处打听哪里能学绣花。可绣坊里的师傅们要么嫌她出身低微,要么嫌她没有基础,

都不愿意收她为徒。阿栀没有气馁,她每天都会去绣坊门口,偷偷看着里面的绣娘绣花,

把她们的针法记在心里。回到家后,她就用捡来的碎布和线头,一遍遍地练习。有一次,

阿栀在绣坊门口看绣娘绣花,被绣坊的李师傅看见了。李师傅是苏州城里有名的绣娘,

她看阿栀看得入神,眼神里满是渴望,就忍不住问她:“你也想学绣花?

”阿栀慌张的连忙点头,说:“李师傅,我想跟您学绣花,您能收我为徒吗?

”李师傅打量了阿栀一番,见她穿着破旧的衣裳,手上还有不少缝补留下的茧子,

就叹了口气说:“孩子,绣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仅要靠天赋,还要有耐心和毅力。而且,

学绣花需要不少钱买丝线和绸缎,你连饭都快吃不饱了,怎么学呢?”阿栀听了,

心里一阵失落,但她还是不死心,说:“李师傅,我不怕苦,也不怕累。

我可以帮绣坊做些杂活,不要工钱,只求您能教我绣花。至于丝线和绸缎,

我可以慢慢攒钱买。”李师傅看着阿栀坚定的眼神,心里有些动容。

她想起自己年轻时学绣花的不易,就对阿栀说:“好吧,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不过,

你要记住,既然选择了绣花这条路,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阿栀听了,

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给李师傅磕头行礼:“谢谢师傅,我一定会好好学,不会让您失望的。

”就这样,阿栀成了李师傅的徒弟。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帮绣坊打扫卫生、整理丝线,

然后跟着李师傅学习绣花。李师傅教得很认真,从最基础的针法教起,一针一线地指导阿栀。

阿栀学得也很刻苦,每天都练习到深夜。她的手上被针扎了无数个小洞,

可她从来没有喊过一声疼,只是把伤口简单处理一下,就继续练习。渐渐地,

阿栀的绣花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她能绣出简单的花朵和蝴蝶了,而且针脚越来越细密,

颜色搭配也越来越好看。李师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阿栀也越来越满意。

第二章 初露锋芒遇刁难半年后,苏州城里要举办一场绣花比赛,

获胜者不仅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

还能获得进入苏州最大的绣庄——“锦绣庄”工作的机会。李师傅知道这个消息后,

就鼓励阿栀参加比赛。“阿栀,你的绣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次比赛是个好机会,

你一定要好好把握。”李师傅对阿栀说。阿栀有些犹豫,说:“师傅,我怕我不行。

参加比赛的都是城里有名的绣娘,我只是个刚学了半年的新手,怎么能跟她们比呢?

”李师傅拍了拍阿栀的肩膀,说:“孩子,别害怕。你的天赋很好,又肯吃苦,

只要你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而且,就算输了也没关系,

就当是积累经验了。”在李师傅的鼓励下,阿栀决定参加比赛。她开始精心准备比赛作品,

每天都泡在绣坊里,反复琢磨图案和针法。她想绣一幅《百蝶图》,因为蝴蝶是她的幸运物,

也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绣好这幅《百蝶图》,阿栀省吃俭用,

把攒下来的钱都用来买最好的丝线和绸缎。她还特意去郊外观察蝴蝶的形态和动作,

把蝴蝶飞舞、停留的样子都记在心里。比赛那天,

苏州城里的绣娘们都聚集在“锦绣庄”的大厅里。

阿栀看着周围穿着华丽、气质优雅的绣娘们,心里有些紧张。

但当她看到李师傅鼓励的眼神时,心里又平静了下来。比赛开始后,阿栀拿起绣花针,

熟练地穿针引线。她的手指在绸缎上灵活地穿梭,

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在她的手下慢慢呈现出来。蝴蝶的翅膀上,她用了渐变的针法,

让颜色看起来更加柔和自然;蝴蝶的触角和腿部,她用了细如发丝的丝线,绣得非常精致。

周围的绣娘们看到阿栀的绣活,都忍不住发出了赞叹声。其中,有一个叫柳如烟的绣娘,

是苏州城里有名的才女,她看阿栀的眼神里充满了嫉妒。柳如烟的父亲是苏州知府的幕僚,

她从小就娇生惯养,而且绣活也确实不错,这次比赛她本来是志在必得。比赛结束后,

评委们开始逐一评审参赛作品。当评委们看到阿栀的《百蝶图》时,都眼前一亮。

其中一位评委,是“锦绣庄”的庄主苏夫人,她拿起阿栀的作品,仔细地看了又看,

说:“这幅《百蝶图》绣得真是不错,蝴蝶栩栩如生,针法细腻,颜色搭配也很和谐。

这个小姑娘很有天赋啊。”柳如烟听了,心里很不服气。她走到苏夫人面前,说:“苏夫人,

我觉得这幅作品也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是绣了几只蝴蝶而已,而且这个阿栀出身低微,

根本不配进入‘锦绣庄’。”苏夫人看了柳如烟一眼,皱了皱眉头,说:“柳姑娘,

比赛看的是绣活的质量,不是出身。阿栀的绣活确实比你的好,这是有目共睹的。

”柳如烟听了,气得脸色发白,但她又不敢反驳苏夫人,只好悻悻地退到一边。最终,

阿栀凭借着《百蝶图》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成功进入了“锦绣庄”工作。

当阿栀拿到奖金和录取通知书时,她激动得抱住了李师傅,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师傅,

我成功了,我真的成功了!”阿栀哽咽着说。李师傅也很开心,她拍着阿栀的背,

说:“好孩子,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行。以后在‘锦绣庄’里,你要继续努力,好好钻研绣活,

争取成为一名有名的绣娘。”阿栀点了点头,

心里暗暗发誓:她一定要在“锦绣庄”里好好工作,不辜负李师傅的期望,

也不辜负自己的努力。第三章 锦绣庄里的明枪暗箭进入“锦绣庄”后,阿栀才知道,

这里的生活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锦绣庄里的绣娘们大多出身名门,

她们看不起阿栀这个从烂泥巷里出来的绣娘,经常对她冷嘲热讽。尤其是柳如烟,

她因为比赛输给了阿栀,心里一直耿耿于怀,总是找机会刁难阿栀。有一次,

锦绣庄接到了一笔大订单,要为一位京城来的官员绣一幅《牡丹图》。

苏夫人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阿栀和柳如烟,让她们一起完成。阿栀知道柳如烟对自己有意见,

但她还是想好好和柳如烟合作,把这幅《牡丹图》绣好。可柳如烟却根本不配合阿栀,

她不仅故意拖延时间,还把一些最难绣的部分都推给了阿栀。有一天,

阿栀正在认真地绣着牡丹的花瓣,柳如烟突然走了过来,假装不小心,

把一碗墨水洒在了阿栀的绸缎上。“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

”柳如烟假惺惺地说。阿栀看着绸缎上的墨渍,心里又气又急。这幅绸缎是上好的云锦,

非常昂贵,而且现在离交货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如果重新换绸缎,肯定来不及了。“柳如烟,

你明明就是故意的!”阿栀忍不住说道。柳如烟却一脸无辜地说:“阿栀,

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呢?我真的是不小心。再说了,不就是一块绸缎吗?你再换一块不就行了。

”周围的绣娘们也围了过来,有的在旁边看热闹,有的还帮着柳如烟说话。“阿栀,

柳姑娘也不是故意的,你就别计较了。”“是啊,重新换一块绸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谁让你自己不小心呢?”阿栀看着眼前这些人,心里感到一阵委屈。但她知道,

现在不是计较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墨渍去掉,把《牡丹图》绣好。阿栀静下心来,

仔细地观察着绸缎上的墨渍。她想起娘以前教过她,用淘米水可以去除绸缎上的污渍。于是,

她赶紧跑到厨房,打了一盆淘米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绸缎浸泡在淘米水里。过了一会儿,

阿栀把绸缎拿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奇迹发生了,绸缎上的墨渍竟然真的消失了!

周围的绣娘们看到这一幕,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柳如烟也没想到阿栀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

她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阿栀没有理会柳如烟的表情,她赶紧把绸缎晾干,

然后继续绣《牡丹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阿栀更加努力地工作,每天都加班到深夜。

柳如烟看阿栀这么拼命,也不敢再故意拖延时间,只好跟着阿栀一起赶工。最终,

她们按时完成了《牡丹图》。当京城的官员看到这幅《牡丹图》时,赞不绝口。

牡丹的花瓣层层叠叠,颜色鲜艳夺目,花蕊细腻逼真,仿佛真的有蝴蝶要落在上面一样。

官员当场就给了锦绣庄一笔丰厚的报酬,还说以后要多和锦绣庄合作。苏夫人非常高兴,

她特意表扬了阿栀,说:“阿栀,这次多亏了你,才能顺利完成订单。你真是个能干的姑娘。

”阿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苏夫人,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柳姑娘也帮了不少忙。

”柳如烟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也不得不承认,阿栀的绣活确实比自己好。从那以后,

柳如烟虽然还是对阿栀有意见,但也不敢再轻易刁难她了。在锦绣庄里,

阿栀不仅学会了更多精湛的绣花技艺,还结识了一位好朋友,名叫春桃。春桃也是一位绣娘,

她出身普通,性格开朗善良,和阿栀很合得来。春桃经常帮助阿栀,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

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她。有一次,阿栀因为过度劳累,生病了。春桃得知后,

连忙去药店给阿栀抓药,还亲自给阿栀熬药、照顾她。在春桃的悉心照顾下,

阿栀很快就康复了。阿栀非常感激春桃,她说:“春桃,谢谢你。如果不是你,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春桃笑着说:“阿栀,我们是好朋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你这么努力,这么优秀,我应该向你学习才对。”在春桃的陪伴和支持下,

阿栀在锦绣庄里的日子越来越顺利。她的绣活也越来越有名气,很多人都慕名而来,

想要购买她绣的作品。第四章 天灾人祸陷绝境就在阿栀的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

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光绪二十五年,苏州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灾,

洪水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和房屋,很多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锦绣庄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洪水冲毁了锦绣庄的仓库,里面存放的丝线、绸缎等原材料都被洪水浸泡,损坏严重。而且,

由于水灾的影响,很多订单都被取消了,锦绣庄的生意一落千丈。苏夫人看着眼前的景象,

愁得睡不着觉。她召集了锦绣庄里的所有绣娘,说:“现在锦绣庄遇到了困难,

仓库里的原材料都损坏了,生意也不好做。我知道大家都不容易,

但我希望大家能和锦绣庄一起共渡难关。”阿栀听了苏夫人的话,心里很着急。她知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