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 病娇嫡女:重生后手撕伪善全家沈清欢萧珏小说完整版_热门好看小说病娇嫡女:重生后手撕伪善全家(沈清欢萧珏)

病娇嫡女:重生后手撕伪善全家沈清欢萧珏小说完整版_热门好看小说病娇嫡女:重生后手撕伪善全家(沈清欢萧珏)

碧空水淼 著

言情小说完结

古代言情《病娇嫡女:重生后手撕伪善全家》,讲述主角沈清欢萧珏的爱恨纠葛,作者“碧空水淼”倾心编著中,本站纯净无广告,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我死后,魂魄飘在刑场上,亲眼看着我的闺蜜苏晚儿,穿着我最爱的那件霓裳羽衣,依偎在我未婚夫太子的怀里,笑着对他说:「太子哥哥,沈家的血溅在地上,可真脏呀。」 而太子,我倾心十年、被誉为他唯一白月光的男人,只是温柔地为她擦去溅上裙角的血点。 重活一世,回到我们都还是十六岁这年。 苏晚儿正红着眼圈,在我面前楚楚可怜地掉眼泪:「清欢,你最近怎么总躲着我?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 我微微一笑,学着她前世的样子,柔弱地咳了两声,亲手为她奉上一杯茶:「晚儿说笑了,你我姐妹情深,怎么会呢。」 她不知道,我在茶里加了点让她能当众出糗的好东西。 毕竟,对付绿茶,就要比她更茶。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主角:沈清欢,萧珏   更新:2025-11-06 23:08:4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府中下人议论纷纷,只当是闹了鬼,一时间人心惶惶。

而“病愈”后的沈清欢,却像是忘了这回事。

她每日清晨必去祠堂,点上一炷清香,跪在蒲团上低声诵经。

檀香袅袅升腾,灰白的烟丝如细蛇般盘绕梁柱,在晨光斜照中若隐若现;那香气微苦带甜,沁入鼻端时仿佛能洗净尘念。

美其名曰为家族祈福,为母亲求安。

实则,那香火缭绕之地,是她最好的监视台——木窗缝隙间正对着角门小道,她指尖轻抚冰冷的青砖地面,听着远处脚步声的远近缓急,耳力所及,连一片落叶拂过瓦檐的窸窣都逃不过她的感知。

她很快就锁定了目标——周侧妃身边那个叫春禾的二等丫鬟。

此人每日深夜都会提着空食盒,避开巡夜的家丁,从偏僻的角门溜进外院马厩。

那时风穿廊而过,吹得灯笼纸哗哗作响,马蹄偶尔轻刨地面,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像是某种暗号在黑夜中悄然传递。

沈清欢的眸色一寸寸冷了下来。

就是她。

后来才知,半年后,正是这个丫鬟,将一封伪造的通敌密信,从马厩的狗洞里递了出去,成了沈家满门抄斩的第一枚棺材钉。

如今回想,那一夜的身影,便是风暴最初的征兆。

她不动声色,只借口母亲赵氏近来体虚,请了宫里的林太医入府诊脉。

林太医为赵氏开过方子,沈清欢亲自送他出院,状似无意地轻咳两声,用帕子掩着唇,嗓音柔弱:“林太医,我近日常感胸闷气短,听闻是近日云层厚重,雷气侵脉,不知是否如此?

恐有大风雨将至呢。”

林太医年迈,捻须沉吟片刻:“小姐所言‘雷气侵脉’虽属古语,然近日确见云势凝滞不散,日月无光,老夫行医数十载,每遇此象,常伴大雨三日不止。

今年节气偏早,倒不可不防。”

得了这句话,沈清欢当晚便去了父亲沈明远的书房。

“父亲,”她垂着眼,指尖微微泛白,仿佛被烛火烤得发烫的宣纸边缘,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女儿觉得,今年夏汛怕是来得早。

城南地势最低,咱们家在那儿的两处粮仓,是不是该提早挪一挪?”

镇国公沈明远正为朝堂之事烦心,闻言只觉荒唐,嗤笑一声:“胡闹!

你一个闺阁女子懂什么天象?

粮仓岂是说动就动的!”

沈清欢也不争辩,只默默退下。

当夜,宫灯未熄,钦天监值官仰望南天,只见北斗偏移,阴云蔽日,急拟奏章呈递御前。

次日清晨,金钟响彻紫禁城,百官列班候旨——一道关乎京畿安危的天象警报,正悄然揭开命运序幕。

早朝之上,钦天监果然上奏,称“连日阴云积聚,京畿恐有洪涝之灾”,皇帝当即下令各府自查防患。

沈明远手握朝笏,惊得背后沁出一层冷汗。

他想起女儿昨日那双清澈又笃定的眸子,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回府后,他二话不说,连夜调集府中所有壮丁,将城南两座粮仓里的粮食尽数搬运至地势高的别院。

府里怨声载道,周侧妃更是当着赵氏的面冷嘲热讽:“老爷也是昏了头,竟听一个丫头片子的疯话。”

三日后,暴雨倾盆,豆大的雨点砸在屋瓦上噼啪作响,如同万千铜钱滚落玉盘;雨水顺着屋檐成帘垂下,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石被浸透后的腥气。

一连下了两天两夜。

城南汪洋一片,无数府邸的粮仓被淹,损失惨重。

唯有镇国公府,因提前防备,毫发无损,还得了圣上“深谋远虑,为国分忧”的口头嘉奖。

赵氏拉着女儿的手,欣慰不己:“我的欢儿真是聪慧。”

周侧妃的脸一阵青一阵白,强撑着讥讽:“不过是瞎猫撞上死耗子罢了。”

沈清欢立刻红了眼圈,咳嗽两声,虚弱地靠在母亲怀里:“女儿……女儿只是前几日做了个噩梦,梦见娘亲因库房进了水,受潮染了风寒,高烧不退……女儿害怕,才斗胆跟父亲提了一句。”

一番话说得凄楚可怜,瞬间将“预知”变成了“孝心”。

待母亲离去,屋内烛影摇红,蜜蜡燃烧的气息微微发甜,烛芯爆了个小小的灯花,像一声冷笑。

沈清欢缓缓坐起身,眼底最后一丝柔光熄灭。

她在一张纸条上写下一行小字:“五月十七,周侧妃遣人送密函出府。”

她将纸条凑近烛火,看着它卷曲、焦黑,最终化为灰烬,轻轻飘落在指尖,触感如蝶翼般轻盈却灼人,正如周侧妃即将迎来的命运。

而一张织金请柬,己悄然送至她的妆台——封泥上的梅花印记幽幽泛光,那是三年前京城诗会上,那位谪仙公子亲手赠她的信物。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