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 季风吹过写字楼林晚江澈完整免费小说_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季风吹过写字楼林晚江澈

季风吹过写字楼林晚江澈完整免费小说_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季风吹过写字楼林晚江澈

凌波痕湮逝 著

言情小说完结

小说《季风吹过写字楼》是知名作者“凌波痕湮逝”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林晚江澈展开。全文精彩片段:女主:林晚,刚毕业在广告公司工作,遇到项目难题,同时与同事江澈产生交集,埋下伏笔。写出了她的工作环境、压力,以及初次与江澈合作的场景,展现她的性格和面临的挑战。

主角:林晚,江澈   更新:2025-11-02 20:03:0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项目启动会比林晚想象中更压抑。

会议室里,“绿途”的客户代表坐在长桌对面,为首的是市场部总监周明,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说话时总爱用手指敲桌子,每敲一下,林晚的心就跟着颤一下。

“我们要的不是‘改变’,是‘跃升’。”

周明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出笃笃声,“消费者提到‘绿途’,想到的是‘便宜’‘续航短’‘适合买菜’,这些标签必须撕掉。

我要他们看到‘绿途’,就想到‘品质’‘格调’‘精英选择’。”

张岚坐在主位,手指交叉放在桌上:“周总监的需求我们收到了。

目前团队初步有几个方向,先由江澈说说创意点。”

江澈推了推眼镜,打开PPT。

屏幕上出现一张图片:凌晨的城市天际线,一辆“绿途”汽车停在路边,车窗里透出暖黄的光,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正对着电脑工作,车顶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

“我们的核心概念是‘移动的第三空间’,”江澈的声音很稳,和平时的跳脱判若两人,“30-40岁的中产,白天在公司,晚上在家,属于自己的时间被挤压得很少。

‘绿途’可以不只是代步工具,而是他们的移动办公室、临时充电站、独处的角落。

我们想拍一支短片,记录不同职业的人在‘绿途’里的片段——设计师在车里改方案,妈妈在接孩子前补个觉,创业者在停车场开线上会议……”周明的手指停了,他摘下眼镜,用纸巾擦了擦镜片:“太温和了。

江策划,你见过哪个精英会在停车场开线上会议?

他们有私人会所,有高端咖啡厅。

你这不是拔高,是把他们拉到了和‘买菜大妈’一样的level。”

江澈的脸白了白,没说话。

李姐连忙打圆场:“周总监说得对,我们这个方向可能太侧重功能性了。

我们还有第二个方案,从‘环保’入手,现在的中产很吃可持续发展这套……环保是基础牌,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在打,”周明打断她,语气带着不耐烦,“我要的是差异化,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你们是星宇,不是小作坊,拿出点真本事来。”

会议室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样。

林晚低着头,手指攥着笔,手心全是汗。

她能感觉到张岚的目光扫过来,落在她身上,带着审视。

“林晚,”张岚突然开口,“你刚入职,对‘绿途’的用户画像做了初步分析,有什么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林晚的心跳瞬间加速,她张了张嘴,脑子里一片空白,刚才周明的话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太温和了没有差异化拿出真本事”。

她想起自己昨晚熬到三点写的用户分析,里面提到“绿途”现有用户中,有60%是25-35岁的年轻人,他们选择“绿途”不是因为便宜,而是觉得它“务实不浮夸”,甚至有人在车主论坛里说“开绿途不用装X,舒服”。

“我……”林晚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发颤,“我觉得,或许不用完全否定‘务实’这个标签。”

周明挑眉:“哦?

继续说。”

“现在的中产,其实很矛盾,”林晚的语速越来越快,像是在跟自己赛跑,“他们想展现成功,又怕被说‘炫富’;想追求品质,又讨厌‘华而不实’。

‘绿途’的‘务实’如果能升级成‘清醒的精致’——比如,不堆砌奢侈品元素,而是强调‘用合理的价格,享受同等品质’,可能更能打动他们。

就像……就像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成年人,不跟风,不盲从。”

她说完,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江澈惊讶地看着她,李姐和老王也面面相觑。

周明笑了,不是嘲讽,是那种带着点意外的笑:“有点意思。

‘清醒的精致’,这个词比‘第三空间’和‘环保’更戳人。”

他看向张岚,“张总监,你们新招的这个小姑娘,有点东西。”

张岚的嘴角勾起一个微小的弧度:“年轻人想法多,还需要打磨。

我们会根据这个方向,再细化方案,下周三给您新的提案。”

散会时,林晚的腿都是软的。

她跟着张岚走出会议室,江澈追上来,拍了拍她的肩膀:“可以啊林晚,第一次开会就敢说这话,我当初入职三个月,在客户面前都不敢大声喘气。”

张岚回头看了她一眼:“想法不错,但光有想法没用。

下午和江澈一起,去‘绿途’的4S店蹲点,跟十个车主聊聊天,把‘清醒的精致’这个概念落地成具体的生活场景。

晚上加班,整理成文档给我。”

“好的张总监。”

林晚用力点头,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像是刚才被周明否定的阴霾,突然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下午的4S店比想象中冷清。

绿色的“绿途”汽车整齐地停在展厅里,销售顾问坐在角落玩手机,看到林晚和江澈进来,只是抬了抬眼皮。

“我们是星宇传媒的,想跟来买车或者看车的客户聊几句,耽误他们一点时间,能帮忙引荐一下吗?”

江澈递过去两杯水。

销售顾问接过水,叹了口气:“最近来看车的人不多,尤其是你们要找的中高端客户,大多去看特斯拉或者蔚来了。

来我们这儿的,还是以刚需为主。”

正说着,一个穿着冲锋衣的男人走进来,径首走向一辆白色的“绿途”新款。

“王哥,又来了?”

销售顾问站起来迎上去。

男人笑了笑:“再看看,上次那个优惠活动还有吗?”

江澈拉了拉林晚的袖子,两人对视一眼,跟了过去。

王哥看起来三十多岁,皮肤黝黑,手上有几道划痕。

“我是做户外摄影的,”他摸着车门,语气很随意,“经常跑野外,普通燃油车油费太贵,新能源车又怕续航不够。

绿途这个新款续航能到600公里,价格也合适,就想再确认下细节。”

“您觉得绿途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林晚递过去一个小本子,“我们在做用户调研,耽误您两分钟。”

王哥看了她一眼,接过本子:“实在。

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导航准,充电快,空间够装我的摄影器材。

上次去青海,同行的开特斯拉,半路没电了,我这车还剩一半电,把他拉回来的。”

他笑起来,眼角有细纹,“说白了,就是个靠谱的伙伴,不用我操心。”

“那您觉得‘精致’这个词,和绿途搭吗?”

江澈问。

王哥愣了一下:“精致?

算不上吧。

但也不糙,你看这内饰,简洁,好打理,我觉得比那些镶金边的强。

对我们搞摄影的来说,实用就是最好的精致。”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他们又遇到了几个车主:开民宿的老板娘,说绿途充电便宜,拉客人时省油钱;IT公司的程序员,觉得绿途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很“懂事”,加班晚了能帮着注意路况;还有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妈妈,选绿途是因为后排空间大,能放下婴儿车和一堆母婴用品,“不用每次出门都跟搬家似的”。

夕阳西下时,林晚的本子记满了。

她看着那些字迹,突然明白“清醒的精致”不是凭空造出来的概念,而是藏在车主们的日常里——是摄影师眼里“靠谱的伙伴”,是老板娘口中“省钱的帮手”,是妈妈心里“够用就好的空间”。

回公司的路上,江澈买了两杯冰美式,递给林晚一杯:“你发现没?

他们没人提‘格调’‘精英’,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周明想要的‘跃升’,可能不是往天上飞,而是站得更稳。”

林晚喝了一口咖啡,很苦,但很提神。

“就像一个人,以前大家觉得他穷,他想证明自己有钱,不一定非要穿金戴银,也许是把日子过得踏实、体面,让人觉得‘他现在过得真好’。”

“这个比喻不错,”江澈点头,“晚上写文档时可以用上。

对了,张总监喜欢看具体的案例,你把每个车主的故事提炼一下,比空讲道理管用。”

回到公司时,办公区还有很多人。

李姐在打电话,声音疲惫却依旧耐心;老王对着电脑屏幕,手里拿着计算器噼里啪啦地算着什么;张岚的办公室还亮着灯,百叶窗的缝隙里能看到她的影子。

林晚坐在工位上,打开文档,标题写上“‘绿途’用户访谈:关于‘清醒的精致’的10个注脚”。

她开始敲字,把王哥的青海故事、老板娘的民宿日常、程序员的加班路……一个个写进去。

江澈坐在旁边,也在写创意脚本,时不时抬头问她:“‘靠谱的伙伴’这个点,用在分镜里会不会太首白?”

“那个妈妈说的‘不用搬家’,能不能转化成‘装得下生活的所有琐碎’?”

窗外的天彻底黑了,写字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像一片星星。

林晚敲完最后一个字时,看了看时间,己经十一点了。

她伸了个懒腰,脖子酸痛,却没有丝毫睡意。

江澈也刚好写完,他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搞定!

林晚,第一次加班感觉怎么样?”

林晚看着屏幕上的文档,突然笑了:“比在宿舍熬夜赶论文累,但……好像更有意思。”

“那是因为你还没经历过连续一周通宵改方案的日子,”江澈拿起背包,“走吧,我请你吃宵夜,庆祝我们的‘绿途’方案迈出第一步。”

楼下的便利店还开着,他们买了关东煮,坐在靠窗的位置。

热气腾腾的汤冒着白气,模糊了窗外的夜景。

“其实我以前不喜欢广告,”江澈突然说,“我学的是绘画,想当插画师。

但我妈觉得不稳定,非让我考传媒大学的广告系。”

他喝了一口汤,“刚入职时特叛逆,张总监让我改方案,我偏不改,觉得她不懂艺术。

后来有一次,我的一个小创意被客户采纳了,在地铁里看到自己写的文案,突然觉得,原来广告也能留下点什么。”

林晚看着他,突然觉得这个总爱开玩笑的男生,心里藏着一片柔软的地方。

“我小时候总跟着我爸看广告,他是木匠,说广告就像给家具上漆,不光要好看,还得保护木头,让它用得久。

那时候我就觉得,做广告是件很厉害的事。”

“现在呢?”

江澈问。

“现在觉得,更厉害的是,能找到那层合适的漆,既不掩盖木头本身的纹理,又能让它发光。”

林晚想起那些车主的故事,“就像绿途,它的纹理是‘实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层纹理被更多人看到,觉得‘原来实在也可以这么好’。”

江澈笑了,眼睛在便利店的灯光下亮晶晶的:“林晚,我觉得你天生就是做广告的。”

林晚的心跳漏了一拍,她低下头,喝了一口汤,掩饰自己的脸红。

窗外的风吹过,带着夜晚的凉意,却吹不散心里的暖。

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下周的提案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麻烦,但此刻,她握着温热的汤碗,看着身边这个刚刚熟悉的同事,突然觉得,这条路好像没那么难走。

至少,她不是一个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