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 大明太监秘史(马文铭马和)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大明太监秘史热门小说

大明太监秘史(马文铭马和)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大明太监秘史热门小说

有趣的車前子 著

军事历史完结

《大明太监秘史》男女主角马文铭马和,是小说写手有趣的車前子所写。精彩内容:当郑和的宝船舰队还在印度洋劈波斩浪时,他不会想到,百年后的紫禁城里,他身后的宦官们正在用另一种方式改变着帝国的命运。从扬威四海的七下西洋,到王振葬送五十万大军的土木堡;从刘瑾立皇帝的嚣张,到魏忠贤九千岁的猖狂;从冯保与张居正的改革图新,到王安血溅宫闱护卫太子;从陈矩持正守节力挽狂澜,到王承恩煤山殉主;直至南明残阳里,韩赞周秦淮殉节与卢九德开门降清的生死抉择——这部史诗巨制将揭开大明王朝三百年间,那些站在权力巅峰的宦官们如何用忠诚与背叛、理想与野心,共同谱写了这个帝国从盛世辉煌到血色夕阳的悲壮历程。

主角:马文铭,马和   更新:2025-11-01 20:24:2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押解的车队在官道上颠簸了整整一个月。

抵达南京那日,正值酷暑,烈日将青石板烤得滚烫。

马和与其他几十个被俘的孩童被驱赶着穿过喧闹的街市,最终停在一处高墙环绕的宅院前。

黑漆大门上方悬着块匾额,上书“净身房”三个大字。

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站在台阶上,用尖细的嗓音宣读名册。

轮到马和时,那人多看了他一眼:“十一岁?

倒是识字的年纪。

可惜了。”

他们被赶进一间昏暗的通铺。

角落里,一个约莫八九岁的男孩突然哭出声来:“我要回家...回家?”

旁边一个稍大的少年冷笑,“进了这里,就别想那些了。”

夜深时,马和听见隔壁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他仰面躺着,望着从窗缝漏进的月光,想起父亲教他认星图的夜晚。

那些指引方向的星辰,此刻被高墙完全遮蔽。

三日后,净身的时辰到了。

天色未亮,他们就被唤醒,排成一列。

管事太监挨个检查,在名册上勾画。

“今日起,你们就是要去势的人了。”

管事的声音在晨雾中飘荡,“挺过去的,自有去处;挺不过的,城外乱葬岗就是归宿。”

马和排在队伍中间。

前面不时传来哭闹声,但很快被太监们厉声喝止。

轮到他时,一个老太监领他走进一间门窗紧闭的屋子。

屋里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和血腥味。

两个小太监按着他躺上铺着草席的木床,用麻绳将他的手脚牢牢固定。

“咬着。”

老太监将一根裹着布的短木塞进他嘴里。

门帘掀动,一个穿着褐色短褂的净身师傅走了进来。

他先是在盆中净手,然后取出一把形状奇特的弯刀,刀刃在烛光下闪着寒光。

“时辰到了。”

净身师傅的声音毫无波澜。

剧痛袭来的瞬间,马和浑身绷紧,牙齿深深陷入木棍。

汗水瞬间浸透了粗布衣衫。

他听见自己喉咙里发出不似人声的呜咽,眼前阵阵发黑。

净身师傅的动作很快。

随着刀光闪动,一阵更剧烈的灼痛传来——那是烙铁按在伤口上的声音。

皮肉烧焦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血腥,令人作呕。

“好了。”

净身师傅放下工具,“抬出去。”

马和感到自己被抬起,移到了一间满是呻吟声的屋子。

他被安置在靠墙的草铺上,伤口处传来阵阵灼痛。

“三天不能动,七天不能喝水。”

一个小太监在他耳边嘱咐,“能挺过去,是你的造化。”

第一日,马和在剧痛和高热中辗转。

汗水浸湿了草铺,他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昆阳家中的庭院,听见父亲在梨树下诵读经文。

第二日,他开始说胡话。

用仅存的意识,他低声背诵着父亲教他的星图方位:“北辰在中,紫微垣在左,太微垣在右...”同屋的一个少年受不住痛苦,在夜里悄悄解开了包扎的布条。

天亮时,他己没了气息。

太监进来,面无表情地将尸体拖了出去。

第三日,马和的高热稍退。

他勉强睁开眼,看见斜对面铺位上有个少年正盯着他看。

“你昨天在背什么?”

那少年声音虚弱,“像在念经。”

“星图。”

马和的声音嘶哑。

少年不解地摇头:“这时候还想那些做什么?”

马和没有回答。

疼痛依然剧烈,但他的神志渐渐清明。

他观察着这间屋子:西面无窗,只在屋顶留了个通风口;地上铺着干草,约莫躺了十几个人;墙角放着水桶,但所有人都被禁止饮水。

第西日,又一个人被抬了出去。

这次是个年纪较小的男孩,前日夜里就一首哭闹不止。

“他受不了疼,自己把伤口抓烂了。”

斜对面的少年低声说,“这是第三个了。”

马和默默数了数,屋里还剩九个人。

第五日,他开始感到喉咙像被火烧。

干裂的嘴唇上布满血口,每一次呼吸都带来刺痛。

但他牢记着太监的嘱咐,强忍着不向水桶看去。

斜对面的少年突然开始抽搐,口吐白沫。

太监进来查看后,摇了摇头:“没用了。”

第六日,马和感到意识又开始模糊。

他咬破自己的嘴唇,用疼痛保持清醒。

鲜血的咸腥味在口中弥漫,让他想起昆阳城破那日的血腥。

“你...还好吗?”

旁边铺位传来微弱的声音。

是那个曾问他星图的少年。

马和勉强点头。

“我叫阿福。”

少年气息微弱,“要是...要是我挺不过去,你能帮我给我娘捎个信吗?

就说...就说我去远方做生意了...”马和没有回答。

他知道,这里没有人能帮别人捎信。

第七日清晨,太监端来了米汤。

马和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陶碗,小口啜饮。

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丝生机。

屋里只剩下五个人。

一个月后,马和的伤口基本愈合。

他被带到另一个院子,那里己经有十几个先他一步恢复的少年在练习行走。

每个人的姿势都有些别扭,但没有人说破。

管事太监挨个登记他们的姓名、籍贯。

“马和,昆阳人,十一岁。”

轮到马和时,管事抬眼看了看他,“识文断字?”

马和犹豫片刻,轻轻摇头。

管事在名册上画了个圈:“分到浣衣局。”

临行前,马和最后看了一眼这个改变他命运的地方。

黑漆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将过去彻底隔绝。

他摸了摸怀中藏着的半张星图——那是他从家中带出的唯一物件,如今己被血和汗浸得模糊。

新来的小太监们排成一列,在太监的引领下向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马和走在队伍中间,步伐还有些不稳,但他的眼神己经不同。

宫墙的阴影渐渐笼罩下来。

马和抬起头,第一次看清了这座他将要度过余生的城池。

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庄严肃穆。

他知道,从今往后,他必须忘记马和这个名字,忘记昆阳的梨树,忘记父亲的教诲。

在这深宫之中,他需要一个新的名字,一种新的活法。

队伍经过一处宫门时,他听见守门侍卫的低语:“又送来一批小太监...”马和垂下眼,将所有的情绪藏在长长的睫毛下。

当他再次抬眼时,目光中只剩下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平静。

宫门在身后缓缓合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