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医院今天病人不是很多,出院手续办得异常顺利。
主治医生拿着夏斌最新的体检报告,眼镜都快跌破了。
各项指标不仅完全恢复正常,甚至比一般健康人还要强健有力,简首可以说是医学奇迹。
医生反复追问夏斌是否吃了什么特效药,夏斌只是用提前想好的说辞敷衍过去:“可能就是年轻,恢复得快吧。”
只有邬丽知道,夏斌变了。
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沉稳和自信。
以前的他,面对医生会有些怯怯的,现在却是一种平等的、甚至带着有些自傲且平静的神情。
“斌子,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你的工作……”回到他们狭小但整洁的出租屋,邬丽忧心忡忡地问。
夏斌病了这一场,工作肯定丢了,存款也见了底。
夏斌拉着她在小小的沙发上坐下,眼神温和而坚定:“小丽,那份工作,不要了。
以后,我们都不上班了,对于我们这种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面对朝九晚五的日子慢慢熬本来也算安稳,但今天以后一切都会有所改变。”
“不上班?
那怎么生活?”
邬丽瞪大了眼睛。
夏斌微笑着伸出一根手指,指尖仿佛有微不可察的气流在萦绕。
“记得我昏迷时得到的‘传承’吗?
里面最不起眼的一点医术,也足够我们立足了。”
他没有好高骛远地去想什么武道通天、术法玄妙,他认为那些距离现实的柴米油盐太远,不料时隔多年问鼎修仙界自创一方天地(那是后话)。
他首先想到的,是脑海中那部包罗万象的《玄天医典》里,一些适合当下、材料易得、效果却足以惊世骇俗的方子。
他的第一个目标,锁定了一种名为 “清韵散” 的药方。
这东西在玄天的世界,是给初入门的弟子清心明目、排除体内杂质的低级丹药,但放在现代社会,那就是治疗失眠、焦虑、清肝明目、排毒养颜的神器!
而且所需药材,在普通中药店就能配齐。
说干就干。
夏斌花光了两人仅剩的几千块钱,买回了药材和一套简单的熬药工具。
在邬丽将信将疑的目光中,他在狭小的厨房里,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简易炼丹“药液”。
过程远比他想象的要难。
他虽然拥有无上的理论,但这具身体实在太弱,对火候、药力融合的掌控,需要极强的专注力和一丝微弱的“真气”引导,虽然熬药比炼丹简单,但刚开始尝试也不是很顺手。
第一次,药糊了,满屋焦味。
第二次,火候稍过,药效大减。
邬丽没有抱怨,只是默默地帮他打扫,给他鼓励。
看着她信任的眼神,夏斌深吸一口气,属于玄天仙尊的那份执着和耐心被彻底激发。
第三天晚上,当砂锅里传出淡淡清香,药液呈现出一种晶莹的琥珀色时,夏斌知道,他成功了。
他迫不及待地让邬丽喝下一小杯。
邬丽这段时间因焦虑和劳累导致的脸色暗黄、心神不宁,在服下药后不过半小时,就明显看到脸色红润起来,整个人有种说不出的轻松感。
“斌子!
这……这太神奇了!”
邬丽摸着自己的脸,惊喜万分。
夏斌也松了口气,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这“清韵散”的效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ta们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好的结果。
然而,就在两人充满希望,准备商量怎么把这“神药”推广出去时,麻烦来了。
周末,邬丽带着一小瓶“清韵散”回父母家,想给操劳的母亲试试。
恰好,谭红也在。
谭红看到那瓶其貌不扬、连个标签都没有的褐色药液,又听说这是夏斌“鼓捣”出来的,立刻嗤之以鼻。
“丽丽!
你是不是疯了?
夏斌脑子出问题了,你也跟着傻?
这来路不明的东西你也敢给阿姨喝?
吃出问题来谁负责?”
谭红声音尖利,引得邬丽的父母也担忧起来。
“小红,不是的,斌子他……”邬丽想解释。
“他什么他!
我看他就是病糊涂了,搞这些歪门邪道!
丽丽,你醒醒吧,跟着他不会有出息的!
我认识一个三甲医院的老专家,下周带阿姨去看看才是正经!”
谭红一副“我为你好”的姿态,彻底否定了夏斌的心血。
消息很快传开。
亲戚朋友间,开始流传夏斌“大病之后变得神神叨叨”、“在家搞迷信偏方”的风言风语。
就连之前有些同情他们的邻居,看他们的眼神都变得异样。
夏斌想通过熟人圈子打开销路的第一个计划,还没开始,就几乎夭折。
出租屋里,邬丽看着桌上那几十瓶精心熬制的“清韵散”,愁眉不展。
“斌子,现在怎么办?
大家都……不信我们。”
两人商量后,分别把药装在两个挎包里,说出去转转,把药分发给愿意试药的人喝,然后看市场反应,结果没人相信他们,都说是三无产品,确实也是。
夏斌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人群,脸上却没有丝毫气馁。
这点挫折,比起玄天记忆里经历的天劫和生死大战,简首微不足道。
“没关系,小丽。”
他转过身,眼神清澈而深邃,“世人愚昧,不识真金。
他们不信,是他们没这个缘分,也是我们的方式不对。”
他意识到,在现代社会,空有神奇的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能让别人“相信”的契机和平台。
首接推销,行不通了。
“看来,我们需要换一条路走了。”
夏斌若有所思。
或许,他该去这座城市里,那些真正需要“奇迹”的地方看看了。
比如,那些被现代医学宣告束手无策,却又有一定财力和人脉的病人……一条新的、更隐蔽也更具潜力的路,在他心中渐渐清晰起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