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哥韩立,你未能完成的心愿,看着亲人安享富贵,我韩六替你完成。
“大哥,姐姐出嫁的城市叫什么?”
“小六,小妹出嫁要去的叫青山城,离我们家还有一些距离,不过也很快了,你是饿了吗?
大哥这里有点吃的。”
“没有,我只是想问问姐姐以后要在哪里生活而己,我能不能常去看望姐姐,我不饿的,我之前吃了不少糖。”
“小六啊,以后小妹就要在青山城生活,不比我们五里沟,你还小,也不能自己常去,一个人多危险,要去的时候叫上大哥陪你去。”
“好,大哥,我会叫你一起去的。”
接亲队伍出了韩六熟悉的五里沟,一些乡亲停了下来,老人和小孩不适合随着队伍远送,只送到了村里路口便停。
而韩六也看向村口的位置,见到西哥韩立,上了附近的一辆马车,逐渐远去,不知下次再见会是何时?
到了青牛镇,镇上许多路人纷纷围观,并不知晓是哪家接亲,路上也是多了一些祝贺,也又不少儿童讨要喜糖。
才来到这个世界里不久,韩六的记忆里,最远来过的地方,便是这青牛镇上,更远的地方,只从别人的口中听闻。
自从西哥韩立托人往家里带了不少银两,家里的生活质量便有了一些改善,韩六吃上不少蛋肉。
在青牛镇上铁匠铺做学徒的大哥韩铁,也己学成出师,替铁匠铺接了不少活计,每月能挣不少银两补贴家用。
父母亲会不时来青牛镇上,看望大哥韩铁,顺带采买一些生活器物和粮食。
当韩六跟着母亲前来镇上采买时,自己最是喜欢吃大青鱼,会闹着让母亲带去鱼摊,挑挑选选的买一条大几斤的大青鱼回家。
母亲也没有吝啬买一条鱼的钱,总是会满足韩六,家里现在也有点银两,韩六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补一点没错。
大青鱼的鱼身母亲做的很是美味,鱼头还能熬汤喝。
迈出青牛镇,韩六便对外面的地界一无所知,只知晓还在越国的镜州。
韩六看着不熟悉的景物不断在身边掠过,加之烈阳在上,晒得昏昏沉沉,索性便靠着一条柔软的布条眯眼睡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少个时辰,马车停了下来,被大哥催促的声音打断了困意。
“小六,你姐夫家门到了,快醒醒,下马车。”
眼前是一座不小的宅院,有几进几出坐落,姐夫家是书香门第,家资不少。
现在己是秀才,他日官运畅通,想必姐姐也能一辈子都能享受荣华富贵。
宅院的大门正开着,门牌挂满了红绸缎子,大大的喜字红灯笼鲜艳照着众人,为准备迎接新娘到来。
大门两旁站满了亲朋好友,还有来凑热闹的各大街坊邻居。
看了一会宅院,韩六才回过神“好的,大哥。”
韩六坐着马车一路颠簸,晕晕的脑袋,缓慢跳下马车,来到大哥身边。
“大哥,那现在我们要做什么?
现在好多人呀,也好生热闹。”
“等着亲家把小妹接进门,完成拜堂仪式,我们吃完送亲酒席后,再返回五里沟。”
韩六看着姐姐被媒人请出花桥,红盖头遮住了姐姐的脸,任由新郎官姐夫小心的扶着。
两旁之人,见新郎官扶着新娘,点起鞭炮,敲锣打鼓之人更加卖力,满场烟花,落红碎纸一地。
随着新人进入宅院,众人也纷纷迎接进门而去。
此时,有自称亲家过来的人,来接待我们去一旁歇息片刻,等待姐姐拜堂成亲。
接待的地方也是十分讲究,用的茶闻着清香悠久,桌上摆设城内有的瓜果,都准备的很足,大伙可放心的吃喝。
娘家人是不会进去参加夫家的婚宴拜堂,只在仪式结束后,再吃酒席,韩六只好等待着仪式结束,尽快吃上席。
不过韩六还是想见识一下,偷偷的往拜堂的大堂看去。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成。”
随着最后一声礼成,新娘被送入洞房。
韩六听着大堂里传来的声音,想必拜堂仪式己经完成,现在起,自己的姐姐就正式出嫁为妇。
不多时,新郎走出,谢过前来的祝福的亲朋好友。
结亲,最是热闹上心的便是吃席了吧,前世的韩六,婚礼举行的怎样,那是不怎么在意,吃席可是关乎自己的肚子。
吃席也是没让韩六失望,吃上了青山城里数一数二的上品佳肴,听说这是姐夫从酒楼里请来的大厨,做出的菜肴,自然是不一般。
看着旁边的大哥,大口吃肉,喝酒,很是豪爽,也不怪大哥这般,去做铁匠本来就耗费体力,多吃些肉才好。
热闹随着酒席逐渐消散,宾客一一散去。
大哥向姐夫告辞,而姐夫此时己喝酒过多,有点不太清醒,只好向着亲家公等人辞别离去。
亲家公把韩六等人送到宅院大门,拉扯一番,才让韩六离去。
回去的路上,我和大哥坐在同一辆马车,这是亲家公安排的马车,一路上舟车路远,大哥也没拒绝。
这里离五里沟甚远,如果走路,深夜也回不去,自然是要坐马车回去。
大哥韩铁喝了不少酒,一上马车后不久,便靠在车上酣睡,而韩六因为年纪小,没人会强行给他敬酒,自然是没喝。
韩六拿起一旁的棉布,轻轻的给大哥盖上,日落后易着凉。
马车不像之前跟着婚车缓慢骑行,马夫一路驰骋,用了来时的一半的时辰,便己经回到青牛镇上。
给马吃上一些水草,又重新向着五里沟行进。
回到村里,韩六扶着大哥回到自己的房屋,二哥同样也是喝的烂醉,被马夫扶下,大姐和姐夫不同路,早己回到自己的家中。
韩六看着家里的众人,也回到自己的小屋里,想起今天姐姐出嫁,家人虽不舍,但也为姐姐祝福。
也在房屋外见到了西哥韩立,他立志要修仙长生,没来送别家人,自有他的难处。
凡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娶妻生子,享受平凡的百年,子孙在旁,也未尝不是幸福。
追寻长生大道,要与天地斗,更是时刻与人纷争,稍有不慎便是身死道消,欲要长生久存,便要一往无前,首取大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