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出租车周磊的出租车仪表盘总比实际时间快十分钟。
他说这是开夜班的“护身符”,能多留几分余地给那些赶时间的人,哪怕凌晨三点的城市,街道空得能听见落叶打在车窗上的声音。
这晚他像往常一样,把车停在市一院门口的便利店旁,刚拧开一瓶热豆浆,副驾的车门就被轻轻拉开。
上来的是位老太太,头发用深蓝色发网拢着,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印着碎花的保温桶,桶身被摩挲得发亮。
“师父,去西郊墓园。”
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
周磊愣了愣。
西郊墓园在绕城高速外,凌晨三点去那里的客人,他三年来只遇到过两次。
他没多问,换挡时特意把油门踩得缓了些——仪表盘上的时间跳成3:07,他想起妻子生前总说,开慢点,路再远也急不得。
车厢里很静,只有保温桶偶尔碰撞座椅的轻响。
老太太忽然开口,手指无意识地摸着桶盖:“这里面是排骨汤,我家老顾最爱喝的。”
她顿了顿,声音里掺了点水汽,“他走三年了,以前在医院住院时总说,我熬的汤比药管用,喝了浑身都暖。”
周磊“嗯”了一声,从后视镜里看见老太太从口袋里摸出手机,屏幕亮了又暗,最后叹了口气塞回去。
“手机快没电了,出门太急,没带充电器。”
她说这话时,带着点像孩子犯错似的愧疚。
车过收费站时,周磊瞥见老太太在翻随身的布包,手指在几张零钱里反复摩挲。
他心里大概有了数,等下了高速,主动开口:“阿姨,墓园门口不好掉头,我送您到里面的停车场吧,那儿亮堂。”
老太太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自己走进去就行,不麻烦你。”
“不麻烦。”
周磊把车稳稳停在停车场的路灯下,刚要开口说车费的事,老太太却先红了眼:“师傅,我……我没带够现金,手机也快关机了,能不能……阿姨,”周磊打断她,从储物格里摸出一包纸巾递过去,“这趟算我送您的。
您抱着桶走路不方便,我帮您拎到墓碑那儿吧。”
老太太没再推辞,只是走在前面时,脚步比刚才快了些。
墓碑上的照片里,老爷爷穿着中山装,笑得很精神。
老太太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打开保温桶,一股浓郁的排骨汤香飘出来,在清冷的空气里散开。
“老顾,今天给你多加了萝卜,你以前总说萝卜炖烂了最入味。”
她一边说,一边用勺子把汤盛在旁边的白瓷碗里,动作慢得像在完成一件仪式。
周磊站在不远处,没敢靠近。
他看见老太太从布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收音机,按下开关,里面传出咿咿呀呀的评剧——是《花为媒》的选段,他奶奶生前也爱听。
回去的路上,豆浆己经凉了,但周磊心里却暖得发慌。
他想起妻子走的那年冬天,也是凌晨三点,他在医院门口接了个要去火车站的大学生,对方得知他刚失去亲人,硬是多塞了五十块钱,说“师傅,买点热的吃”。
三个月后的一个凌晨,周磊又停在那家便利店门口。
店员递给他一个纸袋子:“周师傅,有位老太太让我转交给你的,说你帮过她。”
袋子里是一袋手工饼干,还带着点温度,附了张纸条,字迹歪歪扭扭:“谢谢你陪老顾喝了一次汤,他要是知道,肯定也会说你是个好师傅。”
周磊咬了一口饼干,是芝麻味的,像他母亲以前做的味道。
他看了眼仪表盘,快了十分钟的时间正好指向3:00,窗外的便利店灯光亮得像个小太阳,他忽然觉得,这夜班开得再久,也值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