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武松修仙传

第2章 武当山

发表时间: 2025-11-06
去哪里修仙,是武松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

隐隐约约在民间有传说问道武当山的说法,于是,他想,是不是武当山就是个修仙之地。

于是,他日夜兼程,来到了武当山。

这也是为了练习自己的体力,不然的话,神秘袈裟自可让他用不了一时半刻便能到达武当山。

这一天,晨雾未散时,武松己立在武当山脚下。

他仰头望山,青灰色的峰峦如巨鲸浮于云海,最险的“龙头香”处,一炷香火在雾里若隐若现,恍若天人垂落的指尖。

山门处,“武当山”三字石匾被山风刮得簌簌响,朱漆剥落的笔画间。

如果说武当山能修仙,这山上是不是有仙人呢?

这松回头,见个灰布道袍的小道士捧着铜壶,壶嘴飘出茉莉茶香。

“施主可是来拜祖师的?”

小道士眼尾微挑,指了指山门内,“紫霄宫今日有早课,若不嫌吵,不妨随我去。”

武松点头。

跨过山门的刹那,他忽然顿住——门内两株古银杏,枝桠交缠如太极,金黄的落叶铺了满地,每片叶子都凝着层薄露,在晨光里闪着碎银似的光。

这不是凡物,是灵气滋养的“灵叶”,他在六和寺从未见过这般透着道韵的草木。

“这是‘阴阳树’。”

小道士见他盯着看,便笑,“一棵吸日精,一棵纳月华,百年才结三枚‘太极果’,能助人调和体内刚柔之气。”

武松摸了摸左袖——那靠仙丹长出的左臂,隐隐发烫。

他跟着小道士拾级而上,石阶被山雾浸得滑溜溜的,两侧宫观的红墙青瓦次第展开,飞檐上的铜铃随山风叮咚,声音清越如剑鸣。

行至半山,忽闻钟磬大作。

紫霄宫到了。

大殿内檀香缭绕,十二根金柱上盘着鎏金游龙,龙睛嵌着鸽蛋大的夜明珠。

高台上,白发老道长正执麈尾讲经,声音不高,却震得人耳鼓发麻:“……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武松站在后排,目光扫过供桌上的青铜香炉。

炉中插着三柱降真香,烟缕盘成“云手”模样。

他忽然想起在十字坡,孙二娘说他“拳太硬,少了圆融”——原来这圆融,藏在这紫霄宫的香火里,藏在老道长的麈尾尖,藏在阴阳树的落叶中。

“这位施主,可是有心事?”

课后,老道长忽然开口。

武松抬头,见他目光如炬,早看穿自己眉间的郁气。

“弟子……”他攥紧拳,又松开,“想到这里修仙,不知可否?”

老道笑道:“你身上有股子虎气,杀气也太重,恐怕不适合修仙。”

武松道:“这些,我都可以改。”

“看你心中怨气太深,不必急着修仙,你可以感情自然之道,再考虑是不是要修仙,何况想要进入修仙区,也并非那么容易,还要经过一年一次的灵根测验,合格了才有资格,看你是远道而来,你先在此悟一悟自然之法,去后山‘听涛亭’坐三日罢。

山风会教你什么是‘柔里藏刚’,溪涧会告诉你何为‘静极生动’。

这些或许对你如此刚硬之气有些帮助的。”

当日黄昏,武松坐在听涛亭里。

山风裹着松涛灌进来,起初像野马奔腾,撞得他衣袂翻飞;渐渐地,风里有了层次——前调是刚猛的松针香,中调是柔和的野花香,尾调竟带着点若有若无的道韵,像根细针,轻轻挑开了他拳头上凝着的煞气。

他摊开手掌。

整个身体仿佛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武松像是懂了些许,与自然共生,方得世间融合之道,以阴阳融合为重的武当山,恐怕自有一番天地。

从前他的拳是“打虎的拳”,是“报仇的拳”;如今在这武当山,他要学的,是“融天地的拳”。

他试着拿出天拳诀出来修炼,果然有一些深刻的感悟,虽不曾打出一拳的威力,但形己经开始有了,蕴含天地之气的拳势开始有点样子了。

住了一段日子,武松也在这听涛亭里***了不少的时间,初时,他像块顽石——脊背绷得笔首,双手攥成拳搁在膝头,连呼吸都刻意放得粗重,仿佛要把满身煞气都憋成一股劲。

可老道长说得明白:“天地之气最是灵滑,你越较劲,它越躲着你。”

第七日清晨,山雾未散。

武松揉了揉发僵的后颈,忽然听见一丝极轻的响动——不是松涛,不是鸟鸣,是从石缝里渗出来的,像根细针戳破了静。

他屏住呼吸。

那声音渐次清晰:先是“噗”的一声,像春芽顶破冻土;接着是“嘶”的一缕,像老藤舒展筋骨;再后来,竟成了连绵的“嗡”鸣,裹着草木的清苦、泥土的腥甜、溪涧的凉润,往他鼻端钻。

武松猛地睁眼——哪里有什么声音?

分明是天地之气在流动!

他伸手去抓。

指尖刚触到石桌,便觉一滞。

那气像活物,见他来抓,便顺着指缝溜走,却在掌心留下一丝痒意,像被蝴蝶翅尖扫过。

武松一怔,忽然想起老道长说的“气感”——原来这不是声音,是“气”的形状、温度、味道,是要用心去“尝”的。

半月后,武松试着打拳。

他在亭前空地上起势。

没有虎啸,没有风响,只觉周身气脉流动——松风从背后涌来,推着他右拳前送;溪月从脚边升起,缠上他左臂回防。

这一拳打出,竟没半分烟火气,像春风拂过柳梢,却又带着千钧之力。

“好!”

老道长拍手,“这叫‘天地借势’!

你不再是凭自身煞气硬打,是把天地的力借来了!”

武松收拳,额角沁出细汗。

他望着自己的手掌——从前这双手沾过血,握过刀,如今却能引动风,能拢住月,能和山、和水、和整座武当山“说话”。

终于,一年一度的灵根测试要来了,在武当山,有普通的悟道区,也就是这如听涛亭之类的地方,这属于入门式的修炼,只是暂时的观察欲拜师的弟子基本心性,如果有等不及的,自然就下山去了,武松,自有一些悟性在身,不着急,沉在天拳诀的乐趣之中,老道士也都看在心里。

而修仙区,则属于武当山的秘境,外界人士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这是山内灵气最多的地方,修仙需要灵气滋养身性,所以,好的地段,当然要给这些修仙弟子,这也是众人中资质最高的那小部分人。

这一次进入测试的有十五个弟子,武松是其中的一个,进入修仙区,他是不是有把握一次性进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