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和凡又在狂风中走了一千米,终于来到了那个基地前。
基地的外形像一个大工厂,只不过有着一面厚实的门,目测有30厘米厚
“这个门的材质是强相互作用力材料,是光计划的产物,当初人们为了造出光速飞船的外壳,发现无论是钛合金还是碳纤维合成物,抗打击能力放在高速之下都不够看,于是,人们经过数年研究发现了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凡介绍道
“那么,这个工厂没有被摧毁,是因为。。。”
“它全都是由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制成的。”
杰又被震撼到了,现在他的大脑一片混乱。为何自己在之前从未听说过这种材料?
“现在是2100年0点0分0秒,新的世纪到来了”凡突然讲到
杰抬头仰望星空,他知道那是几百光年外的恒星在几个世纪前发出的光,百年只不过是白驹过隙,甚至人类的千年,万年,百万年,对地球,宇宙而言只不过是一粒微尘。
他在与时间对视
第二天,杰又来到了那座高塔下,只是等了一会儿,凡便到来了
“很守时嘛,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凡点点头。过了一个小时,他们又来到了基地前,昨天杰并没有进去,而今天,他的好奇心将得到满足。
凡只是做了一个手势,门就打开了,随着移门的打开,一副令杰大失所望的场景出现了:基地里面并不是他想的那样干净整洁,高端大气,而是一团糟,生锈的钢管被随意地扔在地上,墙壁上全是斑驳的痕迹,地上全是灰,他每走一步,地上就会有沙土扬起,就如同发生了小型的沙尘暴一般。
“光速零号呢?”杰环视一周,只看见身着蓝衣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看见飞船的影子
“它在更里面”凡带着他继续向前走,每前进一会儿,就会碰到一扇门,在经过了第三扇门后,就基本看不见人了。走了约五六层之后,随着最后一扇移门的打开,一艘庞然大物出现在杰的眼前
想必这就是光速零号了
它的后面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圆环,直径目测有90米,舰高约20米,长有100多米,全舰体反射着银灰色的光
“这就是光速零号。”凡指着这艘宏伟的飞船说道。。。
一周之后,凡终于向杰说明了他们找到他的意图。
因为即使以光速飞行,在宇宙这个动辄以“万光年”为计量单位的地方来说,也还是太慢了。所以想要得到更快的速度,就只能使用另一种方法:“跃迁”
就拾光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跃迁”分为短距跃迁与长距跃迁。短距跃迁需要自坐标与距离,而长距跃迁,则需要自坐标,目坐标,距离与星体常数。凡还讲道,长距跃迁与短距跃迁所耗的能量,是根据距离来决定的。
有一次他们使用短距跃迁,把一个飞机大小的探测器送到的距离地球数百亿公里远的地方,仅这一次跃迁就用尽了两个大型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而长距跃迁,恐怕只会更多
杰所学的知识对他们能否使用长距跃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就这样,杰在拾光中工作了九个月,拾光关于长距跃迁的了解更加深入了一些。他们甚至做了一个长距跃迁的实验:把一个铁块送到了比邻星系,至于有没有成功,恐怕要等四年后才能知晓了
在杰身处拾光工作的同时,拾光以航天飞行技术研究的名义成立了“第一集团”因为其给出的研究方向十分的诱人——能否使用核动力作为宇宙飞船的动力来源。所以第一集团收到了巨额的研究资金以及政府的支持,很快,地表就建成了许多巨型核电站。同时光速一号也秘密完工了
与光速一号一同秘密建造的还有一个计算机矩阵,以及量子通信网络
计算机矩阵是量子零,它可以达到一个极高的运算速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的上亿倍,但这也只是他完成了20%时的计算能力。
就当一切正在发展之时,杰的人生转折点也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