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选择”的方案像一块巨石投入朱林郁本就不算平静的职场湖面,溅起巨大水花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连续两天,她和临时小组的成员都泡在会议室里,头脑风暴、推翻、重建、再打磨。
杨梓浩偶尔会推门进来,听取进度,他的问题总是精准到严苛,每每让朱林郁头皮发紧,不得不调动全部精力应对。
这天晚上,又是将近十点。
组员们熬不住,陆续回去了,只剩下朱林郁还对着电脑屏幕,反复修改着核心文案。
空旷的办公区只剩下她头顶一盏孤灯,键盘敲击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感觉精力快要耗尽,那句完美的slogan却始终隔着一层纱,捕捉不到。
就在这时,一阵熟悉的、带着雪松调的清冽气息隐约飘近。
朱林郁下意识地绷首了背脊。
杨梓浩的身影出现在会议室门口,他似乎也刚忙完,西装外套随意搭在臂弯,领带松开了些,少了些白天的凌厉,多了几分深夜的倦意。
他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会议桌和唯一留守的朱林郁,眉头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还没走?”
他的声音在寂静里显得比白天低沉些。
“还有点卡壳,想再试试。”
朱林郁没抬头,手指依旧停在键盘上,语气尽量保持平静。
杨梓浩没说什么,转身似乎要离开。
朱林郁悄悄松了口气,面对他总需要额外的精力。
然而,几分钟后,去而复返的脚步声再次响起。
一杯冒着热气的拿铁杯轻轻放在了她的手边。
细腻的奶泡拉花是一个简单的叶子形状,在灯光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朱林郁愣住了,猛地抬起头。
杨梓浩己经走到了门口,只留给她一个侧影。
“公司的咖啡机只剩这个了。
提神可以,别指望味道多好。”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甚至带着点公事公办的疏离,仿佛这只是一次上级对下属例行的人道主义关怀,“思路卡住的时候,硬熬效率最低。”
说完,他没再看她,径首离开了。
脚步声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电梯方向。
朱林郁怔怔地看着那杯拿铁,浓郁的咖啡香混合着奶香,丝丝缕缕地钻进鼻腔,奇异地抚平了些许焦躁。
她迟疑地端起来,小心地抿了一口。
温度恰到好处,甜度也刚好是她习惯的微甜。
他怎么会知道她不喝黑咖啡,偏好加奶加糖的?
是巧合吗?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随即被她压下。
大概,真的只是巧合,或者如他所说,只剩这个了。
但无论如何,在这深夜空旷的办公室里,这杯意外出现的、带着恰到好处温度的拿铁,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小石子,漾开了一圈细微的、连她自己都不愿深究的涟漪。
它冲淡了连日加班积累的疲惫,也微妙地松动了她对杨梓浩那固若金汤的“傲慢、冷漠、不近人情”的标签。
她捧着温暖的杯壁,重新将目光投向屏幕。
之前堵塞的思路,仿佛忽然被这杯咖啡疏通了,那个抓不住的灵感瞬间清晰地跳了出来。
她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下一行字,嘴角不自觉地牵起了一个小小的、轻松的弧度。
窗外的城市依旧灯火通明,映照着办公室里这小小一隅的安静。
那杯意外的拿铁,仿佛一个无声的休止符,暂时中止了白日里针锋相对的汹涌,注入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夜晚的温和。
敌对的高墙,裂开了一道微小的缝隙。
而某些比***更复杂、更难以言明的东西,正悄然开始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