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棠动作麻利地把孩子身上的湿衣服脱了,裹上干净的棉布,又去烧了热水,把自家那两个还在围观的儿子撵了出去。
“去,告诉你阿奶去,就说咱捡到个女娃,让老太太过来看看。”
“女娃?”
苏鹏飞低头看了一眼,真是女娃。
脸蛋圆乎乎白生生的,嘴巴红红的,手臂和腿就像小藕节一样,看着就让人稀罕。
苏老大看着自家妈怀里的小奶娃只觉得格外喜欢:“阿爹,她不会是家里大人丢的吧?”
“呸呸呸,别乌鸦嘴!”
苏鹏飞瞪他:“我看她福气得很,谁家舍得扔这样的娃娃?
你看她眉眼多灵,睁开眼睛跟黑葡萄似的。”
苏小西在一旁炫耀地说:“妹妹还会吐泡泡呢!”
众人围着那娃娃看了半天,小东西睁开眼睛好奇地看了大家一眼,“啊啊”地叫了两声,嗓子又清又亮,一下子吓得苏老太太都从屋里跑出来了。
苏老太左右看了看寻找着声音的源头:“怎么了怎么了?”
林秋棠轻轻地摇晃着苏月苒哄她:“阿妈,小西他们在海边捡了个女娃,说是白海豚驮上来的。”
“白海豚?!”
苏老太抱过孩子,摸了摸额头,看着苏月苒身上穿地好布料:“去问问村子里,是不是谁家丢了孩子。”
镇海村是沿海的旧村,人少地偏,赶不上一些大村子,捡着个娃也算稀罕事,可这么一说是白海豚送来的,倒真有些不凡。
苏老太坐在屋檐下,一边逗着怀里的孩子笑,一边感叹:“哎呀,我就说我们苏家今年要有福!
这小女娃,就是咱家的小七!”
而怀中的苏月苒觉得肚子饿饿的,看着自己嫩生生地手,往自己嘴里塞。
一旁眼巴巴守着地苏小西看着苏月苒吃手指头,机灵地说:“阿妈,妹妹饿了。”
林秋棠从灶房出来,端了一小碗米汤:“来了来了,你个小机灵鬼。”
苏月苒不知道她的人生将会如何发展,但她知道这里,不是原来的海底宫殿,却比那儿多了几分人间烟火,多了几分……暖意。
这里不是她熟悉的世界,也不是她选择来的。
但至少,今天的阳光暖,身边的人热,怀里还有淡淡的米香味儿。
晚饭时候,苏家大屋热闹非凡,一家子十几口人挤在堂屋里围着一桌子热气腾腾的红薯野菜粥,咕噜咕噜喝着,席间谁也没先开口提那孩子的事。
末了,还是苏老爷子把筷子往碗上一搁,咳了一声。
“这孩子,不是村里丢的,我看过了,全身干净得很,不像被人扔的,也不是讨饭的孩子。”
苏老太太也点点头想着先前苏月苒刚来的时候:“身上穿的布是细布,还绣着边,显然原来的家里也不是穷的人家。”
苏老太爷拿着手中的烟杆,听着话犹豫着,又看了老妻低声哄着怀中的小奶娃,下定了决心:“谁不要的咱不管,老天爷送来的,咱不能往外推。”
话音一落,堂屋里顿时一阵寂静。
张玲愣了好一会儿,回神第一句话就是:“阿妈,咱家还能再养一个孩子吗?”
苏老太却一锤定音:“这孩子,我们苏家养了。
鹏飞是长子,大房有责任,记到你们名下。”
林秋棠点点头,她也挺喜欢这孩子的。
她看了一眼怀里的小娃娃那孩子乖得很,一声不哭。
最主要的是,那孩子实在好看,白白净净的皮子,黑葡萄似的眼珠子,睫毛像扇子似的,一眨一眨的,谁看了谁稀罕。
苏月苒知道他们在谈论自己,睫毛颤了颤,小嘴轻轻张了张。
村子里的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出门是浪花,抬头是蓝天,放眼望去尽是碧波粼粼。
可就是这样个靠山又靠海的地方,却不是家家都富裕的,还是有很多人家日子都是一分一毛掰着过的。
这里的人家,讲究一个“男丁兴旺”,说是男娃好养活,又能下海撒网,又能上山砍柴,将来还能娶个能下地干活的老婆回来,多有出息。
而姑娘呢?
嘴里吃饭,手上没活,嫁出去还得贴嫁妆,赔钱货一个,说到底,不值钱。
所以,当苏家那个满打满算六个儿子的穷苦人家,在自己家里都是揭不开锅的状态下,居然多养了一个“丫头片子”的消息在村子里炸开了锅时,整个苏家村都快惊掉了下巴。
这一日,村口的老槐树下围了一圈人,说笑声此起彼伏。
“哎你们听说了没?
苏家竟然抱了个女娃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