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手稿杀人案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1-09

我的编辑,按照我写的悬疑杀人案的手法被杀害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盯着电脑屏幕上刚敲完的最后一行字,

指尖还残留着机械键盘特有的冰凉触感。窗外的雨已经下了整整三天三夜,

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玻璃上,形成一道道蜿蜒的水痕,把江城这座南方小城裹得密不透风。

这场景,

和我刚写完的悬疑小说《手稿杀人案》里的设定惊人地相似——连环杀手总是在暴雨夜作案,

用受害者的血在现场留下作案手稿,每一个字都浸着死亡的气息,

带着令人不寒而栗的仪式感。文档右下角的时间跳到了下午六点半,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屏幕上弹出编辑陈默的微信消息:“手稿结尾太拖沓,情绪铺垫不足,今晚八点来我工作室,

当面改。”我皱了皱眉,指尖悬在屏幕上方迟迟没有回复。陈默是业内出了名的金牌编辑,

眼光毒辣,手段强硬,但向来不喜欢线下改稿。我们合作两年,

前两本畅销书的打磨全靠线上沟通,他总说“文字是冷静的产物,

面对面的争执会破坏语感”。更何况是这种暴雨夜,老式居民楼的楼道肯定湿滑难行,

他怎么会突然提出要当面聊?我点开和陈默的聊天记录,往上翻了翻,

半个月前的行业酒会上,我们因为上本书的稿费分配问题确实闹过不愉快。

他私自扣了我一半的版税,美其名曰“平台推广费”,我当场就翻了脸,

当着几个同行的面说了句“总有一天要让你付出代价”。现在回想起来,

那句话确实有些冲动,但陈默当时只是冷笑一声,转身就走了,之后的沟通也没见异常。

或许是这次的手稿确实太重要了。《手稿杀人案》是我转型的关键作品,

之前的两本都是校园悬疑,这次聚焦城市连环杀手,陈默一直寄予厚望,

甚至提前联系了影视公司。犹豫了片刻,我还是回复:“好,我准时到。”挂掉手机,

我起身去衣柜里翻了件防水外套,又找了把最大的黑伞。窗外的雨势丝毫没有减弱,

风裹挟着雨水呼啸而过,路边的梧桐树被吹得东倒西歪,路灯的光晕在雨幕中变得模糊不清。

我心里莫名升起一股不安,就像小说里主角即将踏入陷阱前的预感,

但想到陈默手里握着的出版资源,还是咬了咬牙,抓起钥匙出了门。

打车到陈默工作室所在的老旧小区时,已经是七点四十分。小区没有门卫,

门口的水泥路坑坑洼洼,积满了雨水,踩上去溅得裤脚全是泥点。楼道里没有电梯,

声控灯年久失修,我跺了跺脚,灯光才昏黄地亮起,勉强照亮了陡峭的楼梯。

潮湿的墙壁上爬满了深绿色的青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和雨水的腥气,

我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来***荡,显得格外刺耳。三楼302室是陈默的工作室,

也是他偶尔居住的地方。我走到门口,发现门虚掩着,里面透出微弱的台灯光,

隐约能看到室内的轮廓。奇怪,陈默向来谨慎,出门总会锁门,就算是等我,

也不该把门关得这么松。“陈哥?”我轻轻推开门,喊了一声。没有回应。

工作室里一片狼藉,靠墙的书架被推倒在地,上面的书籍、文件散落得满地都是,

有些书页被雨水打湿,粘在地板上。书桌摆在房间中央,台灯的光线集中在桌面上,

我顺着光线看过去,心脏骤然缩紧——陈默趴在书桌前,后背插着一把熟悉的水果刀,

刀柄露在外面,鲜血浸透了他的白色衬衫,顺着桌沿往下滴,在桌面上蜿蜒成河,

最后汇聚成一滩暗红色的印记。而他面前的稿纸上,

用鲜血写着一行工整的字——“这是第三个死者”。那字迹,

和我小说《手稿杀人案》里画的杀手笔迹一模一样,我兼任作家和插画手,为了这个笔迹,

特意去学习了笔迹心理学,思考了很久才设计出来的凶手应有的写字习惯。

倾斜的角度、收尾时的弯钩、甚至连墨色的浓淡,都像是从我的手稿里拓印出来的。

我吓得浑身冰凉,大脑一片空白,下意识地转身就想跑,却猛地撞上了一个坚实的胸膛。

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混杂着雨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抬头,看见一个穿警服的男人站在门口,

身形高大挺拔,眉眼锐利如刀,胸前的警号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光。“苏晚小姐,

深夜造访编辑工作室,发现尸体不报警,反而想逃?”男人的声音冰冷而低沉,

带着审视的意味,目光像探照灯一样落在我身上,让我浑身不自在。“我没有杀人!

”我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指尖冰凉得发颤,“我刚到这里,推门就看到……看到他这样了,

我太害怕了才想跑的。”“林队,现场发现一本手稿。”另一个年轻警察从房间里走出来,

手里拿着一本装订好的纸稿,封面用黑色马克笔写着《手稿杀人案》的字样,

边缘还沾着几滴暗红色的血迹,“里面的情节和现场高度吻合,第三个死者的死法,

和陈默完全一致——都是被水果刀刺中后背,现场留下血字。”被称作林队的男人接过手稿,

快速翻了几页,动作利落,目光专注。他的手指修长,指节分明,

翻页时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翻到描写第三个死者的章节时,他停下了,

抬头看向我:“苏作家,你的小说还没出版,甚至还没完成定稿,这份完整的手稿,

怎么会出现在死者的工作室里?”我愣住了。这本手稿是我三天前发给陈默的初稿,

只给他一个人看过,而且我只写了前半部分,关于第三个死者的情节刚写完不久,

后续的章节还在修改中,怎么会变成完整的手稿出现在现场?

“这……这是我三天前发给陈哥的初稿,我只给他发了前半部分,后面的还没写完。

”我结结巴巴地解释,“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完整的,也不知道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林队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怀疑,他把手稿递给身边的年轻警察,说道:“把现场封锁起来,

仔细勘察,提取所有指纹和血迹样本。苏小姐,跟我们回警局一趟,配合调查。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我知道现在反抗也没用,只能点了点头,跟着他们下楼。

警车停在小区门口,红蓝交替的灯光在雨幕中闪烁,照亮了周围居民好奇的脸庞。

我被带上警车,坐在后座,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里反复回放着刚才在工作室看到的场景——陈默的尸体、地上的血迹、还有那行刺眼的血字。

凶手是谁?为什么要模仿我的小说作案?那份完整的手稿又是怎么回事?

无数个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让我头疼欲裂。审讯室里的灯光格外刺眼,

惨白的光线照在墙壁上,反射出冰冷的光芒。我坐在冰冷的铁椅上,面前是一张宽大的桌子,

林队坐在我对面,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里面是我的个人资料和案件相关的证据。“苏晚,

女,28岁,悬疑小说作家,两年前凭借《校园秘事》出道,累计出版两本书,

均为陈默担任编辑。”林队缓缓念出我的资料,目光一直锁在我身上,“半个月前,

你和陈默在行业酒会上因为稿费问题发生争执,你当众说‘总有一天要让他付出代价’,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只是气话!”我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带来一阵刺痛,

让我稍微冷静了一些,“陈默私自扣了我上本书一半的版税,说是什么平台推广费,

但他根本拿不出明细,我气极了才说出那句话,我从来没想过要杀他。”“是吗?

”林队把一份聊天记录打印件推到我面前,“这是你和陈默的微信聊天记录,争执之后,

你还给他发过‘你会后悔的’‘我不会就这么算了’之类的消息,这怎么解释?

”我看着打印件上的聊天记录,心里一阵发凉。那些消息确实是我发的,当时我越想越气,

就忍不住在微信上吐槽了几句,没想到现在都成了指向我的证据。“那些只是我的气话,

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急忙解释,“我是写悬疑小说的,平时情绪比较敏感,容易激动,

但我绝对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杀人。”“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现场会留下你的指纹?

”林队又拿出一份指纹鉴定报告,“我们在门把手、书桌边缘,还有那本手稿的封面上,

都提取到了你的指纹。而且,那把杀死陈默的水果刀,是你上次来工作室时送给陈默的,

对吧?”我的心沉了下去。那把水果刀确实是我送的,上次陈默说工作室缺把拆快递的刀,

我就从家里带了一把给他,没想到会成为杀人凶器。至于指纹,

我刚才推门、看到手稿时确实碰过那些东西,这根本无法否认。“门把手和书桌的指纹,

是我刚才进门时留下的,手稿也是我当时随手翻了一下。”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

“但我没有碰那把刀,更没有杀陈默。我到达工作室的时间是七点四十分左右,

你们可以查监控。”“我们查过了。”林队的声音没有起伏,“小区门口的监控坏了,

楼道里的声控灯也没有监控设备,没有任何影像能证明你的到达时间,

也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你不在场。”我愣住了,一股绝望感涌上心头。

有我的指纹、杀人凶器是我送的、死者的死法和我的小说高度吻合、现场还有我的完整手稿。

这一切,就像是有人精心设计好的陷阱,而我一步步走进了里面。“我真的没有杀人。

”我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凶手是在模仿我的小说作案,他想嫁祸给我。

”林队沉默了片刻,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我说道:“我们会继续调查,但在真相查清前,

你需要被限制自由。”拘留室的日子枯燥而压抑。房间很小,墙壁是单调的灰色,

只有一扇小窗户,能看到外面一小块灰蒙蒙的天空。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

就是坐在床边发呆,反复回想案发当晚的细节,试图找到一丝线索。

陈默的工作室我去过几次,他向来爱整洁,书架上的书都会按类别摆放,

文件也会整理得井井有条,怎么会突然被推倒?还有那本完整的手稿,

我明明只发了前半部分,后面的章节我还没写完,凶手是怎么拿到完整版本的?